跳到主要內容

每日小記(16)


2021.9.27(一)
今天才發現上週五送出的一份投稿申請,竟然寄錯了檔案……真的是抱頭扼腕……一發現時,整個人是呆住在電腦前。基本上,這種失誤是不太會在我身上發生的……回想起來,當天因為下午得寄出,準備得有點趕,忙完後整個人也非常疲憊,連下午的課都沒上線。哎,總之就是發生了,好在是錯的「很徹底」,紙本的、電子的都是錯的,所以,至少送出的檔案是一致的。學到的教訓是,檔案歸檔一定要落實,年紀愈大,愈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力,該放哪裡、該標示什麼,都要做得十分「到位」、「清楚」,便宜行事的後果,就是如此。😫

2021.9.28(二)
其實我是相當自豪(甚至是自傲),現在還有「教師節」可以過。大部分的人,應該是離開了校園,就跟這個節日疏遠了,我卻反而是畢業之後,過得愈深刻、愈感恩。想想人生因緣也真是奇妙,當年那個最厭惡校園威權、最敵視老師的學生,現在最有感觸的節日,卻是教師節……甚至,在我現在的生活裡,是每天都有教師、每天都是教師節。

2021.9.29(三)
宗教的探尋,有「信仰」與「學術」兩種面向。信仰追求的是「聖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情操」、「境界」;學術在乎的是「真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理念」、「原則」,前者感性多些、後者理性多些。在我的宗教經歷中,可說兩者面向都有,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之後則因後者而逐漸深入、逐漸堅定。

說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是除了慈濟經歷外,讓我開始主動對佛教義理,產生探索興趣的,其實是「禪宗」。約當三十初頭的年紀,那時深受禪宗即心即佛、離邊離相的境界所吸引,開始會讀一些佛教的書;但隨著逐漸進入,尤其是讀研究所的這兩、三年,比起玄妙、高深的仰望,反而更喜歡以理性、務實、求真的態度方法來了解佛法、親近佛法。一般說來,理性多了,感性(情感)自然也就少了;但我卻反而較之於以往,更熱切地想投入於其中、更確立了自己的信仰。

2021.9.30(四)
想到上週所講的局內與局外的互通,也必須承認,那是就理想上說,而且只是我個人的理想,或說是自我的期許。其實不是所有的(甚至可能是多數人)局內人或局外人,都想往另一頭看去。通常的情況是,局內人看局外,覺得局外太「淺」了,解得不夠高深、不夠美感、不得弦外之音、不得心中心;同樣的,局外人看局內,也會覺得局內太「迷」了,解得過於玄想、過於推論、過於崇拜、過於狂熱。事實上,這兩方並不好跨越,尤其,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思考傾向,我同樣也是,因此亦能體會要打從心底接納另一方的觀點,其實是很不容易的。

2021.10.1(五)
因此,在真實的情況,與我許多個人的經驗中,反而是「察言觀色」要多些,得先觀察對方或這個情境、團體的「屬性」,以及開放與彈性的空間到哪,才決定該說什麼話、說到什麼程度。誠如前述,佛教雖是我的信仰,但我卻是個理性多些的教徒,喜歡它平實、素樸的那一面,而不偏好過多的渲染、附會(或說調味料);但在信仰的場合,這樣的人就顯得有些「掃興」,不夠合群、不夠熱血,也不夠high。所以,我也是在學習如何隨方就圓,如何順著當下的情境,與對方的心意、理解方式,適度地調整自己的應對。(但也是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,超過了,還是會覺得很彆扭)

2021.10.2(六)

這次的金鐘獎,很為許傑輝感到可惜。從國中時,就看他演「母雞帶小鴨」,也一直知道他是演藝圈的甘草人物,直到前陣子看「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」,才發覺原來他演技進步那麼多。上網一查,發現他近幾年轉往表演教學,還是不少演員的老師呢!出道三十年,從小弟到「輝哥」,一路的努力堅持,很不容易。一直希望他今晚能拿獎,沒想到又「槓龜」了……第15次槓龜……衷心希望他愈挫愈勇,趕緊再遇到好劇本,捲土再來。

金鐘評審說了 許傑輝差1票丟視帝
金鐘56/許傑輝熬過30年首爭金鐘視帝 盼破11次摃龜魔咒

2021.10.3(日)
這週花了一些時間了解與體驗線上英文課程。我的打算是在晚上9點後,上些「輕鬆」的課程。讀英文雖是為了準備考試,但忙了一天下來,實在不想太過痛苦地學習,就有個人能跟我輕輕鬆鬆地講講英文,讓我親近它一些、建立點自信就可以了。這幾天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評測,其中一個老師說我是input多、output少(讀得多、說得少),這樣沒有均衡發展,會有瓶頸……其實我想跟他說,我的中文也是這樣耶……🤣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自我的提醒

這段時間一些工作上的思考,讓我想到之前曾聽過一位佛教教授談自己辦大學社團的經驗。 起初,他在剛辦社團活動時,因為擔心大部分學生聽到佛教就不來了,於是便用許多活動作包裝,希望降低宗教的色彩,結果被琳琅滿目活動吸引來的人確實不少,但一段時間後他也發現,隨著社團主題愈來愈明確,多數人也漸漸不再來了。 幾次下來,他開始調整作法,甚至開宗明義地說這就是佛教社團,對佛法有探索興趣的人再來。結果來的人當然不比之前,寥寥可數,但他卻也發現,寥寥可數的這幾人,卻是之後會留下來、真正參與社團的人。 這個過程引發這位教授對佛法推展工作的省思。他對此的心得與結論,尤其讓我印象深刻:「大家都說推廣佛法要多開方便,但卻忘了《法華經》也說『正直捨方便,但說無上道』」。 這席話實際上是如雷震耳,深深印在我腦海中,尤其是「正直捨方便」五字,無疑對自己是一種深刻的提醒。 佛法修學以般若為母、以方便為父,強調兩者的共學與平衡。然而實際上,「方便」是一門不易掌握的學問,一則也許短期可見速成,但卻未必長遠;二則若無相應的智慧與原則,往往容易變成一種泛濫的「隨便」。 佛弟子希望推廣佛法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、理解佛教,本無可厚非;但以我自己的觀察與經驗,是寧可般若不弘,也不要輕取方便。 回頭過來檢視自己從事的出版工作,也是推廣佛法的一種型式,許多環節都牽涉到如何使用方便、方便到什麼程度。然我真正希望透過這個機構帶給人認識的佛教,是有質感的,是理性的、人文的、人本的、自力的、具思想內涵和洞見的;即便拿掉所有宗教色彩,仍可以讓人看到祂的熠熠生輝,是一門值得我們細細深入與品味的人生哲學。 這不代表要把佛法講得很艱澀,但至少期待是「深入而淺出」的,淺出的背後是有見地在支撐的,而不是只為了流量或大眾的口味「淺入又淺出」,變成一種流俗。簡白地說,與其大而無當而浮濫,不如小而正直而精實。 每個經營的決策都不易,牽涉到主事者要把一個機構帶到哪、形塑成什麼樣子。這陣子我在反覆思考與沉澱中如是想,我若在工作的抉擇上,離開了上述這些根本精神,便也離開了發心、離開了自己的所學與專長,而失去了從事這份工作的意義。 寫下這篇,是我對自己近期工作一些想法與心意的釐清。希望提醒與勉勵自己:不忘初心、不離正直、謹慎於方便。

先度己,而後度他

無意中看到網路一句「先愛自己,而後愛人」,下方留言認同的人不少。 由此想到,許多大乘佛教徒,往往錯解乃至輕視小乘佛教的「自度解脫」,認為小乘行者不過是自了漢、非究竟的佛法。 實際上,小乘佛教的「自度」與上述這句道理一般,我們若能理解「先愛自己,而後愛人」,是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,才懂得進一步去愛人,便應該可以理解一個懂得自度的人,也才懂得如何進一步去度他。「先愛自己,而後愛人」與「先度自己,而後度人」是可以相互理解的,由自愛而後愛人、由自重而後他重、由自利而後利他,都是一貫的道理。 大小乘於自他之間的差別,其實也僅在於順序抉擇的先後,與相對修行法門的不同,而沒有誰高誰低、孰優孰劣,如續明法師所說的,大小乘是因志趣有異,故行有急緩。大乘學人並非不求自利,乃寓己利於他利之中;小乘學人並非不務利他,是將他利附於己利之下。 [1]  ----- [1]  「大乘志在利他,寓己利於他利之中;小乘意在自了,將他利附於己利之下,一急在為人,一急在自利。事實上,急在為人者,為己利而為人,自利者在不礙他中成就己利。因志趣有異,所以行有緩急,並非菩薩學人不求自利,並非聲聞學人不務利他。」續明法師,〈聲聞與菩薩戒〉,《律宗概述及其成立與發展》,張曼濤,大乘文化出版社,257頁。

低潮的時候

人在低潮的時候, 找一個不思前後、只說沒營養話、陪著你罵人的人, 或許比找一個有修養智慧、開口就是心靈雞湯的人有用; 找一個悲觀消極、看得見你頭上烏雲、能聽得懂你的黑是什麼黑, 或許比找一個樂觀積極、眼見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、不懂你為何看不到光的人有用。 情緒的紓解,或許也是負負才能得正。

信仰的格局

論文進入最後尾聲階段,寫結論,似乎也是在打包自己在這段過程中,諸多的感想與心得。 宗教與政治看似南轅北轍,但其實兩者都是強烈的意識型態,一旦有所認定,通常不易改變。防禦與捍衛的心理,多少總是有的,只是或隱或顯、或輕或重的問題。政治是如此,或許較不難想像,但其實宗教也是,忠誠與排他,往往是同時並存的。 也因此,許多之所以能開創一番新局、顯出不凡的宗教人物,除了是因信仰動機,更多的,其實是來自於他們的信仰格局。以我自己研究主題的證嚴法師與昭慧法師來說,最初便是因為看到這篇 〈交相映現法界的光輝〉 ,有了很深的感動:「透過昭慧法師情真意切的告白,彷彿讓我看到了一幅由兩人搭起手,景致千差萬異,卻又和諧共融的開闊佛教格局」,於是當作一篇期末作業來交,而後發展成碩士論文。 事實上,平凡如我們,其實是很難去看見與欣賞另一個和自己不同的人事物。但以上述的兩位法師來說,僅管性情、風格、路線迥然相差,卻是惺惺相惜、相互珍重。昭慧法師每逢因緣時機,必探望證嚴法師;2014年,內湖園區爭議案時,他獨自一人親上火線,為慈濟發聲。證嚴法師為此,對昭慧法師表達深重的感激,卻也對他在此之中所受的波及與委屈,感到萬分不捨;此外,2021年,昭慧法師獲頒日本庭野平和賞時,證嚴法師尤特別指示大愛電視台,務必全力支援相關的錄影工作。 昭慧法師在憶及他與證嚴法師互動的過往時,曾自言兩人是「溫婉堅毅的大姐姐會遇了刁蠻剛強的小妹妹,不冒出些許火花,也難!」或許早期的兩人,的確是相碰的「火花」,但到了晚期,卻應說是各自絢爛卻又相互輝映的兩道「煙火」。從批判到和好、從平行到相挺,我總覺得是兩位法師的心胸與氣量,成就了他們開闊的志業格局,也成就了當今臺灣人間佛教的活躍與多元。 這裡所說的格局,倒不是指他們對自身領域的抱負或規劃等等,而是指他們對彼此的欣賞與成就。「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與共,天下大同」,這是社會學家費孝通提出的文明共處原則,這在兩位法師的互動與共同呈顯出的人間佛教景致中,應是得到了相當的體現。有時想想,或許人間佛教的體質本是這般,不只兩位法師如此,上溯至人間佛教的思想源頭:太虛大師與印順法師間,亦復如是。師生兩人在思想、性格及對佛法的抉擇立場上,均有諸多的不同,然太虛大師卻對印順法師提攜倍至,讓印順法師多次在著作中,提及對太虛大師的感念與敬意。而這樣的師徒互動,亦同樣出現在印順法師與證嚴法師之間、與

學佛與佛學

佛教徒或許曾聽過一句話:「學佛,不是佛學」,或最近我也聽到一位法師說,修行不需要佛學,言談中隱約流露著對佛教義學的輕視。然而,或許是自己這幾年在研究所有些歷練與心得,因此不免想為佛學、為佛教學術說兩句話。 比較圓滿的說法,或許應說佛教是既包含了「學佛」,也包含了「佛學」,故說「佛教不『只』是佛學」,應是比斷然地說「佛教不是佛學」來得適切。 在佛教的信仰圈中,向來對佛學存在著距離與既定(刻板)印象,這我是知道的,多少認為佛學或佛教學術空談義理、說食不飽等等的;但其實作為一個佛教徒,我是很慶幸自己的信仰有著學問、學理的面向,這代表著它有一定的「品質」,清晰、合理而不含糊,在信仰和實踐的背後,同時有著思想義理的深度,重視獨立思考、自主判斷與理性的反省。 盡畢生心力致力於佛教教育的聖嚴法師便曾說,「學術的研究,一向是屬於少數人的工作,但它是帶動和指導多數人生活方向的軸心。絕大多數的人雖然不知道專家學者們在講些什麼,但是專家學者們卻為每一個時代和社會負起了帶動、指導、設計、影響的任務」 [1] 、「佛教之所以能夠經過二千五百多年而歷久常新,愈傳愈廣,就是因為有其精深、博大的學術內涵」 [2] ;同時在信仰與學術之間,也說:「若無信仰的實踐,便不是宗教而僅是倫理學說;宗教的信仰和實踐,又必須有其深厚的哲學理論做為指導的基準,方不致流為地方性、民俗性和非理性的鬼神信仰」 [3] 。 如是,對佛教能同時擁有這兩個面向與優勢:實踐與義解、信仰與學術、學佛與佛學,我們應是珍視乃至自豪的,又何必非得孤取其一,而不能兩全其美呢? 當然,佛教作為一宗教,意味著它是以實踐導向的,此無可厚非;然若只單純以信仰層次來認識它,亦難以掌握到佛法的全面特質,反而不免讓人有入寶山卻空手而回之嘆。 如此說來,佛學與學佛之間,仍應是如何平衡、如何兼顧的問題,視彼此為必要的「助行」,兩者之間應是盡力保全與圓滿,而不是去切割它們、疏離它們。佛教既強調解行並重,就表示學佛與佛學從來不是相反相對、背道而馳的,反而應是愈走愈靠近、愈靠近愈讓人看見佛法的全貌。 ----- [1] 引自《法鼓全集》第三輯第三冊《教育 ﹒ 文化 ﹒ 文學》〈承先啟後 ──召開「中華國際佛學會議」緣起〉,聖嚴法師講於一九九○年一月十二日。 [2] 同上註。 [3] 引自《法鼓全集》第三輯第三冊《教育 ﹒ 文化 ﹒ 文學》〈「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