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, 2022的文章

每日小記(33)

2022.1.24(一) 一般說文科靠「背」的,我覺得是,也不是。或者說,用背的,可以應付考試,但要真正喜歡文科、駕馭文科,一樣得跟學習自然學科一般,要用「理解」的。實際上,不論文史哲,都跟數學、物理、化學一樣,有它的前因、它的後果、它的推展脈絡,能夠打通這些,才能凌駕於生硬的年代、事件、人名、地名、文本之上,感受到其中的樂趣。我一直覺得真正喜歡文科,或對文科出色、專業的人,他們都不是靠強記的,同樣需要精確的理解、合理的邏輯與當中的融會貫通,才能掌握住其中的精髓,發揮演繹的到位。 2022.1.25(二) 「寫作」或許便是學習貫通文科,一個很好的方式。作用可能也有些類似理科的「公式」,是兩個學門的基本功夫。只是公式是透過數字的計算和驗證,而寫作則是借由文字的爬梳與表達;兩者就性質,或許有很大的不同,但其實都是一種循序漸進、為使內容合情合理的表述或證成。 2022.1.26(三) 這陣子,勞心加勞力,即便上週已把大致的工作完成,有休息了幾天,這幾天還是一直提不起勁,身體好像被很沉重的疲倦感拖著,什麼事都不想做,連很輕鬆的看看劇、聽聽音樂、泡泡澡之類的,都還是覺得很懶(休閒,也是需要力氣的)。以前的狀況,多半是「心有餘而力不足」,但這次卻是心力都不足,只想「攤」著...…發呆🥴…… 2022.1.27(四) 懶散不想動,於是買了一本 《半自白》 來看。推理小說類型眾多,最喜歡的還是日本社會派的推理作品,社會派相對於本格派,多半專注在人性心理的描繪、剖析,以及社會現象、社會問題的探討;也就是著墨「事件的動機」多些,而不只為「事件的解謎」。這類型小說,讀完通常不只是豁然開朗、恍然大悟,還會有著故事情節裡,各種人性與現實、醜陋與光輝、希望與仇恨、堅強與脆弱、是非與善惡等張力元素,糾結拉扯後所帶出的後勁。 2022.1.28(五) 我自覺是個沒什麼多餘花費的人,應該也沒什麼機會場合可以亂花錢,不過前陣子在看去年帳戶時,卻覺得錢好像不知跑哪了,存下的錢不如預期。於是,一月份開始,便找了個記帳app來試試,試用一個月下來發覺,僅管只是單純記錄,也會讓自己用錢變得比較「節制」,至少是「有感覺」在花錢的。app還會統計圓餅圖,幫助了解支出的結構,或許就是因為每筆都要記錄,總不能讓「成績單」太難看😆,所以無形中,也會讓用錢變得比較謹慎。 2022.1.29(六) 昨天看到一個孩子,國

每日小記(32)

2022.1.17(一) 一般對荀子的印象多停留在性惡說,但其實縱括荀子思想,是可見儒、釋、道、法各家學說的影子在其中。他雖沒有儒家那般厚重悲壯、慷慨激昂,卻也強調人的道德、責任和意志;他亦不如道家這般飄逸脫俗、自外於人世,卻也認為人在天地之中,體現的、順應的自是天行的常規,而這兩方面(道德觀與自然律)的折衷,便有些類似佛教的立場。 2022.1.18(二) 事實上,不論是在探討人或是探討天,荀子都深受自然主義的影響;而他的性惡說,也是順著這個脈絡導引而來。其談論人性時,是以「性者天之就也,情者性之質也,欲者情之應也」,帶出性、情、欲為同體之異名 [*] 。荀子把性、情、欲,放在自然的觀點,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本性,因此並不否定欲望,也不主張去欲、無欲,而是要在滿足與節制之中,得到物、欲「相持而長」的平衡關係。 [*] 王先謙對此有以下詮釋:「性者,成於天之自然;情者,性之質體;欲又情之所應,所以人必不免於有欲也。」見王先謙,《荀子集解》(臺北:華正書局,1993年),頁285。 2022.1.19(三) 而物、欲「相持而長」平衡關係的節度,便是荀子的根本思想——禮義之治,即「兩者相持而長,是禮之所起也」。這也是荀子在性、情、欲的觀點上,拉開了人與動物最大的差別,「禽獸有知而無義,人有氣、有生、有知,亦且有義,故最為天下貴也」,人的可貴,即在於有氣、有生之外,同時有著有知、有義的道德規範,其訴求不在使人成為一個「無欲無求的聖人」,而是一個「有氣有生、有知有義的自然人」。因此荀子是在儒家成聖成賢、偏重理性的道德感中,同時注入對人性的理解與包容,肯認了人的自然面向與感性經驗。 2022.1.20(四) 上述是就人的本質來看,而就天的本質來看。《荀子.天論》:「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。」意指大自然運行有其一定的規律,不受人世興亂的影響,它不因堯而存在,也不因桀而消亡。這也是他與孔子思想最大的差異之處,孔子相信天的存在,而且是有意志的天,「獲罪於天,無所禱也」,天有辨析善惡的性格,人的作為若違背了天理,便會受到天的處罰,祈禱也無用。這樣的天人關係,可上溯至商周時期,類似西方上帝的概念。天既是自然萬物的主宰,也是人世秩序的主持者。「知天命」,可說是儒家思想的特點,人一生的道業,都是為了完成這個使命。 2022.1.21(五) 然而,荀子的「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」,卻否定了天

每日小記(31)

2022.1.10(一) 相較起來,一般總說「西醫治標,中醫治本」,但或許應該說西醫、中醫都是治標,「飲食、運動、睡眠」才是治本,大部分的解方,其實都在自己身上。也似乎是不論任何事,談治本,往往都是那個乍聽最平淡無奇、最不起眼、不討喜,卻總又流傳得最久遠的方法。 2022.1.11(二) 今年農曆年過得早,相對的,結案工作時間也趕,最近是只能「全職上班」,沒法「半工半讀」了。然而,雖是瑣碎忙碌,但也有些好處,換個身分、換個腦,或也是一種均衡?🤭其實最重要的,是難得有這樣的機會,讓我把心思專心放在有原心的工作上,也因此有了些新的構想和靈感,接下來或可嘗試看看。 2022.1.12(三) 回想專案一開始時,我是希望大至模式、流程,小至資料、表格,所有的林林總總,最好都固定下來,然後直接每年沿用;但實際上,不論贈書或比賽,每年都不斷在調整,每次作法都不盡相同。而我也發現,雖沒有原先設想、期待的「輕鬆複製」,但原來自己是更樂於看見這一點一滴的轉變,就好像是看著自己的小孩,珍惜著與他一同成長的每一步足跡。 2022.1.13(四) 平常寫論文,用腦雖是辛苦,卻也是奔放,可以隨心所欲、天馬行空地胡亂聯想;而處理行政工作,雖是不用絞盡腦汁,但相對的,也是收斂的、嚴謹的,尤其最近在處理的內容,每一筆資料、每一個數字,我都是格外謹慎、仔細確認再三。兩者相比,平時讀書是大膽(放膽)假設,而這幾天工作,則是小心(細心)求證。 2022.1.14(五) 今天忙裡偷閒,聽了一場由東海大學哲學系主辦的佛教倫理研討會。開場中,系主任提到有人認為佛教不是哲學,而他對這個說法不認同,並說佛教的義理不僅是哲學,其中的唯識,還是心理學。實際上,我也認為佛教是哲學,至少是先是哲學,而從才變成了宗教;祂的根源是哲學(出於生命意義的思考,而不是對神的信靠),獨到之處也是哲學。 2022.1.15(六) 昨天研討會中,有人提到「境隨心轉」與「心隨境轉」,覺得也蠻有意思的。一般我們都說要「境隨心轉」,意思是由心作主,心境改變了,外境自然也會隨著我們心的感受不同而不同;而「心隨境轉」,則是控制不了心,變成心跟著外境在起起伏伏、在起煩惱,這是一般普遍的說法。然若換個方式詮釋「心隨境轉」,是藉著外境,學習去適應變化、學習去與無常共處,如此的心隨境轉,或也不見得是壞事。至少佛陀的緣起法教,教導的亦是如此。 2022.1

每日小記(30)

2022.1.3(一) 最近在想,一個人低落時,跟他說這真的好糟糕、好讓人灰心,或許比跟他說這不用焦慮、這沒什麼,更能同理他的感受;一個人生氣時,或許是罵得比他更勝、更兇,比起告訴他不能發火、不要執著、要放下看開之類的,更能平息他的憤怒;一個人灰心挫折時,是跟他說你真的很衰、很背,或許比失敗很可貴、愈挫愈勇云云的勵志宣言,更能安慰到他的失望、不得志。這些話,乍聽彷彿「火上加油」,但想想當我們低潮低落時,是不是也覺得後者,其實更讓人覺得抒發、覺得有人理解自己? 2022.1.4(二) 這不是說我們不需要正向的東西,而是說情緒本身就不是一個在理性範圍的東西,它情緒的來,也須情緒的走,得用排解的方式去釋放,而不是拿一個道德滿分、理性滿分的特效藥,想快速止住它、抹平它。我們過不去的,從來都是「情緒」,而不是「道理」…… 20221.5(三) 因此,其實也不太勉強自己在低潮時,去過度的樂觀思考……都不快樂了,還勉強要把自己拉起來,不是很違反自然嗎?好像已經生病了,還硬逼自己要去運動健身一樣。壞情緒就跟身體生病一樣,都是身心理正常的反應,甚至某種程度上,也是一種健康的機制。心情不好時,一樣是好好休息,情緒退了,那些本能的、正向的意識,多半也會自然地回來。總之,是順著真實的情緒,與它共處,愈去壓制,其實反而波動得愈厲害、愈不舒服。而安慰一個人,或許也是這般,得用他的心情、他的感受、他的語言,來「呼應」他的情緒,而不是想把他帶到哪。 2022.1.6(四) 雖然現在談陳時中,好像便會牽涉到政治,但他昨天這段話,還是很讓我感動。它提醒了我,妹妹前陣子的「回家」,也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在工作崗位上盡心盡責,我們一家人才能夠團聚。有句話說:「歲月靜好,是因有人替你負重前行」,想想疫情兩年了,若沒有這些各行各業、林林總總的第一線人員,我們何以能擁有如此安穩靜好的日子? 2022.1.7(五) 說來也慚愧,讀書這兩三年,都是到年底這個時候,才真正有把比較多的心思,放在有原心的工作上。這些工作的其中一部分,便是整理一年來同學的來信。平常對這些信件,多半是當例行公事在處理,因此也或許有些來去匆匆。今天一邊整理時,才覺得怎麼有些內容,好像之前都不曾看過,於是便把這些信,重讀了一回……讀著讀著,有些欲罷不能,於是又再把過去三年所有同學的信,也翻出來重看一次。 在這些信件中,我看到現在有些固定在通信的同

每日小記(29)

2021.12.27(一) 今天讀《宗教經驗之種種》書裡兩段: 「大部分的皈依,當意志竭力使一個人快要到達所渴望的完全合一的境界時,似乎真正最後的一步必須留给其他力量去完成,必須不經意志的活動來達成。」 [1] 「個性植根於情感,並且只有在情感深處,在個性更隱晦與盲目的層次,才是我們在世界中得以掌握正在發生的事實,以及直接理解事件如何發生,工作如何完成的地方。與這個包含著生動的個人情感的世界相比,理智所觀想的那個普遍化的客觀世界並不可靠,也沒有生氣。」 [2] 想想,或許「宗教」就跟「愛情」一樣,兩者是都需要理性,但只有理性或太過理性,也就碰觸不到那個最觸動人心、最迷人的部分。也確如書中所言,理智或許也是一種「觀想」、一種「建構」,是我們對直覺的、本能的、經驗的克制與修正後,「知識加工」、「後天加工」得來的「真實」。我如是想,科學掛帥的今日,我們慣以為常、理性解釋下的那個「客觀的世界」,真的有比我們在每個當下,全然敞開、經驗感受到的世界真實嗎?好比,地球是圓的,有比我站在這裡,感受到的「地球是平的」真實嗎?「地球是圓的」,是經過學習、二手的概念;而「地球是平的」,卻是我腳下、直接而來、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經驗。 [1] James, William.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: A Study in Human Nature(New York: Modern Library, 1929)(中譯:《宗教經驗之種種》,蔡怡佳、劉宏信譯。台北:立緒,2001,頁251。) [2] 同上,頁598-599。 2021.12.28(二) 今接到一通詢問助印的電話,詢問身邊的親友最近諸事不順,助印是否可以得到「加持」、會不會改善?其實,類似這樣的電話不少,我也明白他們期待我說「是」,即便最後的結果不是,他們也不會深究,或也只是當下想求個心安、求個安慰……但我還是說,我們主要是推廣靜心寫字、靜心抄經,至於其他的,至多只能說,是發出好願善念,也相信、希望這些好願善念,終也能回到我們身上……但通常我這樣回答時,總是像潑人冷水,一下子澆熄了對方的期待……我想我可能不是一個好的銷售員,我是相信「心力」大於「法力」、「神力」,如果說一個人因為經典,改變了命運,那是他自己「加持」了自己,而經典只是「助緣」,是自心的力量,使生命改變,不由其他。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