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0的文章

對話的啟發

(一) 孩子愈大,對話的方式也應是跟著調整的。當他們自我意識開始成型,我們也應漸漸明白到,他與我同樣是一個「會有自己想法」的個體,這時我們要做的,或許不是單方面地告訴他「我認為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」,而更應該是讓他明白每一個選擇所要「面對」和「承擔」的,並學習謙卑地尊重他的想法。 事實上,我們所走過的路,能提供的也只是如此——作為一種生命經驗「參考」的data和information,「分享」給另一個生命。 (二) 不論幾歲,只有「自己」有感而發的體會和領悟,才有力量和實質的意義。這個體會和領悟,無關乎他現在成不成熟、是多大年紀,他的體會就是他對自己「當下」生命狀態的「回應」,那才是「他自己的」,和他願意心悅誠服的。 (三) 我們需先放下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的架勢和不對等的預設,在雙向的互動中,我們何嘗不是透過他們的眼光,來帶領我們看見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價值,打開另一扇生命的窗。而不論是他們對我們、我們對他們,彼此為對方提供的,都是自己無法體會的另一種人生風景。

雜感

(一) 很多年前,曾有同學在生活營問我,最適合年輕人的修行方法是什麼?我回答他「保持開放」,我那時沒有深論,他可能也不太清楚我的意思。大致說來,我想講的是,不用因為加入了慈青,就好像開始要進入什麼「修行戒備狀態」似的。我更鼓勵同學的是,多看、多想、多接觸,什麼活動、什麼議題、什麼觀點都是,然後在這些過程,學習保持開放的心胸、不帶預設的觀察、換位的思考。 這些跟修行有關嗎?看似無關,但其實「保持開放」的本身,就是一種修行---平等、容受的修行,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佛教的「慈悲」,也是從對平等深刻的觀照而來。 (二) 我總經常在想一個問題,為什麼人愈修行,能接納的東西反而愈少?一個人有信仰,固然是好的;但信的真切,有時便也難免信得牢不可破、信得無法鬆綁。而宗教本不是應該幫助我們更加理解、更加接納這個世界嗎?怎麼反而變得是格格不入,這個也看不慣、那個也看不順眼?我們有沒有發現,經常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能包容、接納的事物反而愈多,也愈容易開啟對話、溝通的可能? (三) 高標,就是修行嗎?這個大家可以想一想;亦或者真正的修行(尤其是真正的慈悲),其實是沒有任何條件、沒有任何預設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