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19的文章

關於寫作的想法(一)

寫作,其實就是一種表達,傳遞想法的工具,跟口說一樣,所以重點就是把想法、感受,貼切地表達出來。自己覺得好的文章其實並不需要「刻意」置入名言佳句,或非得「思想正確」;好比不一定每個人都會覺得「落花水面皆文章」,或成功就得寫成「千錘百鍊」、失敗就得定義成「成功之母」?言不由衷的表達和制式的框架,或許正是許多學生害怕作文的原因。 寫作是為觀點而服務,所以,寫作的過程,自然是學習把想法清晰、完整地表達出來,或有前、中、後的角度;或有左、有右、有正、有反的立場;或有前因、後果的交待,總之,就是把一件事「想得清楚」也「說得明白」。而「說得明白」的基礎在「想得清楚」,有了這兩者之後,才來談是否「寫得漂亮」,這樣的漂亮才不會空洞浮泛、為寫而寫;若進一步來說,「想得清楚」甚至比「說得明白」、「寫得漂亮」更重要、更受益於往後的人生,尤其是在離開了校園,沒有了作文考試之後。

抄經

先前看到寫字社團在募集心經祈福,今正好有空,便隨喜寫了一遍寄出。 喜歡寫心經,一來祂濃縮精要,大致包含了整個佛法的框架;二來一小時內完成,時間內容也剛剛好。 關於抄經,很多人都有的疑問是,到底抄經迴向有沒有效?我的想法是這個問題不要看得太重,也不要看得太輕。看得太重,是過度想像會有什麼神蹟法力出現;看得太輕,是小覷小看善念、意識的力量。這好比平常我們過生日許願,願裡有意念、有期待,但基本上我們也不會對這個動作、這個結果,有太多的執著。 我想不論抄經、念經,應也是如此,成就的是一份心意和善念的發出;其他的則保持自然,隨緣、隨分、隨力、隨喜。

兩本哲學書

今從書店帶回這兩本。其實,一直想找幾本淺顯易懂的哲學書,看了幾回,卻總覺得找不到合適的;多半是書名有趣,內容卻還是有些深澀冗長。而這兩本,一本是圖解,一本是狀況思考,基本上都可以「翻哪頁看哪頁」,很符合我現在的閱讀條件。 之前並不覺得自己對哲學有興趣,接觸以後才發現,它與佛法很相似,基本上都以理性為基礎、都以「不疑處有疑」為開展;而一直關心的倫理學,基本上也是順著哲學的邏輯理路作道德的思辯。 至於哲學有用無用?我是認為天邊的想像,一樣可以轉換成落地的思考。最重要的,在懷疑和反思中,能幫助我們解構單一的觀點,相對擁有比較開放、 寬容的胸襟去面對世界,也看待自己的人生;而這樣正正反反、左左右右的觀點刺激和頭腦體操,反倒是愈小開始愈好。

想師之情

我以前寫過「所謂師徒之情,就是天涯萬里,也能用思念來連」,最近閱讀上人的資料,便又浮現這種感覺。 我一直自認自己是個理性的宗教徒,但唯獨面對上人,卻總有說不上來、一股難言的情感。每回進校園,我總會抬頭看看慈濟、看看釋證嚴這幾個題字,因為這裡對我而言,不只是學術的殿堂,最重要的,還有一份師徒的契應;它不濃烈,淡然卻深厚,而便是這種深厚,令師徒即使久久一會,也如初見;即使交談甚短,也知一切盡在不言中…… 有句話說:「相見亦無事,不見常思君」,或許多少傳達了這種心情的寫照。

學術寫作的學習

昨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大綱,老師看過草稿後,覺得應降低宗教性、增強學術性,並檢視了一次我的用詞和想法。雖只短短一小時,卻是很好的學習過程,等於直接刺激換位的思考和著眼的角度,同時也是訓練自己對盲點的偵測和敏感度。而這也是我一直希望學習的,跳開局內人(insider)的眼光,以局外人(outsider)的觀點,來看待宗教、討論宗教。 在這個過程中也發覺,相較於微觀細膩的觀察,自己是比較偏向於以宏觀、大方向大格局的視角,作為討論的切入點。這似乎也呼應過去讀書,喜歡社會和歷史;和向來思考、寫作習於「化零為整」的傾向。

重拾習慣

想了許久,終於再把格子打開,試著讓自己每天寫些東西。 翻看過去寫的內容,我大概有九年的時間,沒有提筆寫作了。 這裡的寫作,是隨心隨性的想法記錄。現在會覺得需要重拾這個習慣,一是論文寫作的需要,讓我覺得筆力和思考力,是每天必須琢磨的;二是上了宗研所,也如進了大觀園,視野打開了,想法也變多了;最後,不論寫作還是寫字,於我都是釋放壓力和情緒的方式,我喜歡也覺得需要,猶記剛出社會那幾年,不論工作如何煩心,只要睡前寫寫日記,就彷彿把一切的不順心都傾倒掉了。 只是現在不如從前,相對時間、體力都有限,不知能維持多久。然,弔詭的是,若依過去的經驗,我向來愈忙,投入讀書、寫作的時間,卻往往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