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21的文章

每日小記(28)

2021.12.20(一) 接前述,昭慧法師除了將「緣起、護生、中道」視為佛教倫理的基本原則,同時也以此三者作為「佛教vs社會」互動的原理、「出世vs入世」平衡的槓桿。總結來說,「緣起」是佛教核心的原理,因各種因緣的聚散分合,而有了我們所見現象界的運轉,這是就實際、客觀面而說的「實然」法則;由此實然,對應衍生出來的「應然」規範,便是「護生」;最後,依每個人不同的條件、因緣、能力、情境,去做無私、相對最好的抉擇,便是「中道」。簡言之,緣起是「實然法則」,護生是「應然規範」,中道則是「判斷準則」。 2021.12.21(二)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,昭慧法師在思考倫理規範時,是以相當理性、邏輯、分明、條理的方式,在建構倫理系統。什麼樣的前因,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,或各種因緣條件間,如何方方面面地交錯影響,他是盡可能去弄清楚、想明白,如「推演公式」般,要解構、解釋出當中運作的原理原則。這種教化方式,既有別於一般法師,也與華人社會以人倫、人情、感性、直覺為調性的倫理思維,有很大的不同。 2021.12.22(三) 昭慧法師思路之清晰,從其於 2016年在立法院「同性婚姻修法」公聽會上之發言 ,可見一斑。先不論支持與否,至少在影片中可見,昭慧法師對問題癥結的掌握,是十分清楚的,而對盲點在哪、爭議在哪,和我們慣常認知的侷限在哪,也是一語道破、切中要害,如自然主義的繆誤、傳統體制的變遷,及同、異性戀間問題爭議的釐清等等。這些論點不見得就是對的,也未必是讓反方滿意的,但在世代交替、舊價值鬆動、新價值待建立的現在,能在討論過程中,把雙方對彼此的誤解、成見點出來,刺激更深層的思考與周延的作法,也未必是件壞事。至少從影片的回應中可見,對「邏輯」重視的人愈來愈多,應也算是全民朝理性溝通、理性對話,不斷在進步著吧。 網封「戰神」! 釋昭慧兩千餘字挺同全文攏底加 2021.12.23(四) 昭慧法師的「弄清楚、想明白」,便好似他在與彼得.辛格教授討論倫理觀點時,是從倫理的基礎,談到倫理的源頭、倫理的起因,再到為什麼要有倫理、我們又如何依循倫理;或者是在談佛教倫理前,法師會先就關係規範倫理學中行為對錯的兩大理論:義務論(deontology)與目的論(teleology),談它們各是什麼主張、各有什麼優缺點,之後再一步步、循序推展出佛教的立場與觀點。如前述,是像「推演公式」般,經過一層層抽絲剝繭,與嚴密

每日小記(27)

2021.12.13(一) 這些年,久未讀散文,何況買散文。先前不知范俊奇是誰,對演藝圈也沒有太多涉略和興趣,純粹只是看到一篇文寫劉德華,讀了之後大感驚訝,訝異的不是劉德華如何如何,而是那篇作者的文筆與眼光,我好似瞬間被「圈粉」般,立馬上網買了他的書。文章是哪裡好,倒也不知如何確切形容,但就是自己心目中理想散文的樣貌,大概就是簡樸、細膩、有情、有梗,我是享受他的文字,多於好奇他筆下的名人。說真的,這幾年已少有如此讓我心動的散文,甚至是有點捨不得看完、刻意慢慢讀的散文,更是少之又少。 《鏤空與浮雕》:後來香港就再也沒有傳奇了 2021.12.14(二) 倫理學一直是我感興趣的學科,它主要探討的是「道德問題」,通常被分類在哲學底下,因此又稱作「道德哲學」。理論上,如康德學說、主觀主義、客觀主義、相對主義、功利主義、自由主義;應用上,如死刑、安樂死、墮胎、同性戀等等,都屬倫理學的範圍,是一門既牽涉道德理論、道德思考,也關係宗教、法律、風俗的學科。因此可以說,倫理學是結合許多不同觀點、立場的碰撞,並向各種可能保持開放;它除了能幫助我們把一件事、一個概念,釐清得清楚,還有最重要的,在各種聲音的傾聽和理解中,也會逐漸拉開、培養出我們對不同價值的接納包容,而這樣的接納和包容,正是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具備的。 2021.12.15(三) 倫理學關注道德問題,而佛教倫理學,便是以佛法的觀點來參與道德討論。目前台灣,不論教界學界,較為人熟知、專門投入於佛教倫理學研究的,應屬昭慧法師。其曾出版過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、《佛教後設倫理學》兩本專書,也是迄今唯二較有系統的佛教倫理專書。如儒家以「仁」為核心,而後圍繞著仁,開展出其他的倫理規範,昭慧法師也在這兩書中,將佛教倫理歸納為「緣起、護生、中道」,是以這三者,作為檢視、統貫、延伸佛教在各種倫理情境、倫理議題上,所採取的基本原則與理論依據。 2021.12.16(四) 昭慧法師的倫理研究,與其他純然在佛教經典教義中建構理論、正規科班出身的學術作品,是有些不同;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,他是帶著社會運動的實務經驗與啟發,在抉擇佛教的倫理立場。其基底的資料素材,是來自多年來,就各種社會議題,所寫成的佛教時論與短評,而後再從這些一個個各自獨立、先後、片段的內容中,發現其中實有一緊扣著「緣起、中道、護生」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,而將之重新組織、定位成一系統的學說 [

積極的因果觀

(一) 緣起雖說各個現象彼此相關,但彼此相關,卻不表示只能朝某一個固定、既定的方向走;而其實是恰恰相反,點出因緣「和合而生、離散即滅」、彈性、可變動的能動性。因此,佛陀的教導,正是要我們在每個具有無限可塑性的當下,積極注入善因、帶動善果,以改變既有的因果結構。 (二) 世間萬物總是有因有果的;但並不表示它是因果,所以我們便只能兩手一攤、不去作為,因為我們的回應,或積極或冷漠,也是在種下下一個因、下一個果。比方,一個生來困苦的人,我們固然可以試想,這或許是因為他前輩子沒有積聚資糧,所以這輩子結了這個果;但我們如果因此對他置之不理,也等於種下了一個無情的種子,這個無情的種子,將來一樣會繼續帶來一連串無情的果,如此,我們便永遠走不出因果惡性循環的困局裡。因此,我想,接納因果是需要的,我也認同很多世間的無奈,必須靠內心的轉化;但接納因果,不代表就不能積極處理它、修復它,兩者應是不相違背。

每日小記(26)

2021.12.6(一) 天台八教分別為化法四教、化儀四教。化法四教為藏、通、別、圓,「藏」為三藏(經、律、論)之意,多指一般所稱的小乘;「通」,指般若,以空為基礎,空義乃大小乘所共通、共學,通,亦有大小乘間橋樑之義;「別」,大乘、菩薩法;「圓」,圓融、圓滿之佛法。 2021.12.7(二) 四教的解釋,曾聽過一個比喻說法,蠻有趣的,可分別代表佛教四種看待實相的方式。比喻是這麼說的,想像自己、想像茶杯、想像一神通變化的孫悟空,這三者間,(一)藏教認為,茶杯就是茶杯、孫悟空就是孫悟空;(二)通教認為,茶杯跟孫悟空並不隔別,茶杯其實是孫悟空變的;(三)別教認為,茶杯跟孫悟空非但並不隔別、不只是相變,茶杯還就是孫悟空,孫悟空也就是茶杯;(四)「圓教」則更進一步認為,茶杯不只是孫悟空,也是我,我既是茶杯,也是孫悟空。 2021.12.8(三) 化法四教,可以教學的教材、學制來比喻,而化儀四教則作教學的方式、學生的根器來理解。化儀四教為頓、漸、祕密、不定,其中祕密、不定均為同聽異聞,各有祕密教(密傳、默示、隱喻等)、祕密益(互不相知)、不定教、不定益之義。 2021.12.9(四) 傳承傳統的思想、教育,難的不是如何「承上」,而是如何「啟下」。就有心有志傳承的人來說,基本上對想要推廣、延續的內容,其實都是十分熟悉通透,乃至虔誠敬謹的。因此相對來說,「承上」應是不難,難的是如何「啟下」,或也可說是如何因應不同時空環境、價值轉變,提出新的適應與包容,以「接通」兩端。就我自己的想法,傳承,是既要「復古」,也要「更新」,甚至是更新為主、復古為輔,是以更新來帶領著、推進著復古。 2021.12.10(五) 會這麼說,是因就自己的經驗和觀察,通常我們都專注在承上,然既是要「傳承」,承上與啟下,其實是必須同時兼顧的,尤其得在雙方心意相通,有著相同的語言、頻率時,內容才能夠「傳遞」。換句話說,傳承的重點應是盡可能致力在「尋求相同」,而非「突顯不同」,更該留意、避免的,是一端過度的昂揚,反加深對立鴻溝,而不利溝通和親近。 2021.12.11(六) 許多父母在兒女(尤其是女兒)成親時,會交待要吞要忍、要退讓、要成全,好像不這麼叮嚀著、唸著,就怕孩子會匆匆結婚、草草離婚。但妹妹要結婚了,我卻不想這麼對她說,託付一生的決定不易,相信她才是那個最忐忑、最想守護住一生幸福的人。因此,於此之中,該如何如

每日小記(25)

2021.11.29(一) 「遮詮」與「表詮」分別是佛教經典中表述兩種方式。簡單的區別,遮詮即「反說、否定的說」,表詮即「直說、了當的說」,如一般的舉例:說鹽不淡,便是遮詮,說鹹,便是表詮;或說水不乾,即是遮詮,說濕,則是表詮。兩者相較,「遮詮」又特別是大乘佛教(尤其般若教說)的重要特色。 2021.11.30(二) 遮詮之舉例,如《金剛經》中:「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」、「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」,這種「說」了什麼,卻「即非」什麼,又「是名」什麼的表述,便是典型的遮詮。或《中論》的八不、《維摩詰經》的「入不二法門」、禪宗的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、《心經》的以「無」字為貫穿,也都是遮詮的一種。而遮詮雖說是否定的說,但也與一般的否定表述,不完全相同,因它「並不因為否定了一個概念就肯定與此概念完全對立的概念,而是對完全相反的概念同時加以否定」 [*] ,等於是對肯定提出否定,但也不肯定自己提出的否定,否定一樣要否定。 [*] 姚衛群, 〈佛教中重要的思維方法——「遮詮法」〉 。 2021.12.1(三) 「遮詮」的意趣在於,只有體悟到文字名相「所不能」呈現、反映的事物本質時,才表示真的通透地了解事物的本質是什麼。這種思維方式,與我們通常從釋義來了解一事物或名詞,有很大的不同,反而是要跳開定義所指定、限定的那個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答案範圍,才是真的「答案」。 2021.12.2(四) 或可說,「遮」有三義,一為「遮掩、遮蔽」,作動詞,即隱去、否定的方法;二為「局限」,因遮(有限)而無法全顯;三為「假名」,但凡遮詮所使用的語言文字,都為借指之假名。也由此遮義,可幫助正確理解佛教的「中道」思想,中,乃捨離兩邊、否定兩邊之「雙遮」,而不是取中、折衷、加總除以二的「相均」。 2021.12.3(五) 遮詮作為佛教重要的思維與表述方式,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,或教人為反對而反對。重要的是,在破除我們限於對立兩端的認知慣性,學習不那麼武斷、狹隘地就往事物的對立面跳。不是「黑」,便不是只有「白」;不是「好」,便不是只有「壞」;不是「應該的」,便不是只有「不應該的」,這當中的兩端間,還有各種不同的樣貌、型態、價值、觀點、立場,值得我們去欣賞。換言之,遮詮是在教導我們打破固執、離開極端,辨識出經常直覺、直線思考中,可能潛藏、不經意出現的各種刻板投射與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