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1的文章

每日小記(20)

2021.10.25(一) 除了就信仰主體的性質與數量來談,另一種區分宗教的方式,則是「制度性宗教(institutional religion)」與「擴散性宗教(diffused religion)」。 制度性宗教,可就三方面來說。一、就「教義」言,本身有獨立的教義、經典、理論,可自成一完整的解釋系統;二、就「教團」言,有自己的「神聖⇄世俗」體系,包含組織(教會、教堂、道場等),或人事(神職人員、宗教師等);三、就「教徒」言,成員的信仰是專一的,非此即彼,即選擇了這個,就不會再是其他宗教的信仰者。總言之,制度性宗教,可理解為「獨立宗教」,它有自己的理論、組織、信徒、儀式、活動等等,自成一個信仰生活系統。這類的宗教,如基督教、回教、佛教。 2021.10.26(二) 擴散性宗教,即上述這些制度性宗教的內容,是擴散到世俗生活裡的。它的教義、經典或組織、人員,並沒有如此「專屬」、「固定」、「隔別」、「排他」,是與常民生活結合在一起、密不可分的,如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,便是兼容了各種信仰型態,且融神聖與世俗於一體。因此,擴散性宗教,也被譯為混合型宗教、總攝型宗教。 2021.10.27(三) 華人社會的民間信仰,以台灣為例,起碼包含了:祖先信仰、媽祖信仰、觀音信仰、王爺千歲信仰、恩主公信仰、瘟神信仰、關公信仰、地基主信仰、行業神信仰、孤魂信仰、陰廟信仰、原住民泛靈信仰、自然神信仰、聖人信仰、義民信仰、儒釋道合流……這些信仰彼此不相排斥,也和我們的家族血緣、身分背景、生活型態、在地習俗、從事行業及各種社會文化、階層、領域、組織交會在一起。這種信仰型態,是與世俗生活相即的,不需要特別再去入教、從屬或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、身分等等;台灣俗諺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便是說在民間信仰中,是處處都是神聖空間,人無時無刻不在信仰之中。 2021.10.28(四) 相較之,制度性宗教(基督教、回教、佛教),一般基於自發性的宗教認同或宗教經驗而形成;而擴散性宗教(民間信仰)則多因於血緣、地緣、民情風俗等先天自然的連繫而產生。特別注意的是,「擴散性」宗教雖相對於「制度性」宗教而說,但不是指它非制度或不具制度,而是不像制度性宗教那般「自成而獨立」,擴散性宗教的特色,是「相偕而共融」。 2021.10.29(五) 有時想想,父母、兄弟姐妹之間,把彼此當「家人」未必是最好的,尤其在大家各自獨立、有著不同的

每日小記(19)

2021.10.18(一) 「靈魂」等不等於佛教的「識」?兩者或可相比擬,但若要更精確掌握佛教識的概念,應認識到一般所說的「靈魂」,偏向是一種「主體」,本身有一定的完整性、自存性和主宰性;而佛教的「識」,卻是無法獨立的,只是緣起觀下的一個「零件」、一個「組成」、一個「部分」,它必須仰賴其他元素、一環扣著一環,才有作用。進言之,佛教的「識」,並非是一「存在的東西」,而只是一「相依的元素」、「過渡的進程」;指出它,是為了更細緻地闡明緣起系統的運作方式,才特別標示出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。 相關文章: 「識」≠ 靈魂主體 2021.10.19(二) (一)中道 儒家的中道,是「中立」,不偏向一端; 佛教的中道,是「不立」,捨離於兩邊; 道家的中道,是「中和」,相沖以為道。 (二) 儒家講「自省」,佛教講「自覺」,道家講「自然」。 (三)對展而談、並重並行 儒家:「教學相長」、「才德兼備」、「學思並用」、「知行合一」、「內聖外王」。 佛教:「解行相應」、「止觀雙運」、「福慧雙修」、「事理平衡」、「自他兼利」。 2021.10.20(三) 討論東方宗教或哲學時,有時稱「教」、有時稱「學」、有時稱「家」,三者各有側重。稱「教」時,偏「信仰層面」,例如:我是佛教徒、佛教是我的信仰,此時心理、情感寄託的意義多些;稱「學」時,偏「學術層面」,例如:我研究佛學、我主修佛學,此時知識、學問探究的性質多些;稱「家」時,偏「脈絡層面」,例如:儒家、道家、諸子百家,此時則分判系譜、流派的用意多些。 2021.10.21(四) 東西方哲學有著很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與個性。西方哲學是從「思」開展出來的,精神態度是實證的、懷疑的,方法重於思辨與分析,整體組成的是一個理性邏輯的系統;東方哲學卻是從「道」出發的,追求的是和諧、統一,方法重於疏通與融貫,講究的是感受意境的層次。 2021.10.22(五) 「一神教」、「多神教」、「泛神教」,是相對常見的一種宗教分類方式,即以信仰主體的性質與數量來區分。一神,指唯一、絕對、至高、至上;相對於此,即多神與泛神。用最簡單的話說,一神教是「只有一個神」,多神教是「不只一個神」,泛神教則是「一切都是神」。一神教如:亞伯拉罕諸教,即猶太教、基督宗教或伊斯蘭;多神教與泛神教,如耆那教、印度教、佛教、道教、神道、民間信仰等等。(多神與泛神常是一起出現的概念) 2021.10.

每日小記(18)

2021.10.11(一) 記錄一下目前自己學英文的方式。比較例行的,大概是每天滑一滑Google News、 Uptime ,和運動時看Youtube的教學或美劇、脫口秀之類的;然後,一兩天上一次NativeCamp的課程(半小時),其他有空時,就寫寫翻譯或聽聽Podcast。另外,也買了幾本旋元佑老師的書,無意間看到他談學英文的方式(尤其是心態),覺得很喜歡、很認同。雖然好像列了很多,但其實多半是用零碎的時間,而我其實也比較希望用輕鬆、自然的方式來學。總之,雖日不見長,但希望自己是持之以恆、漸收其功,用一步一腳印的方式,慢慢累積。 2021.10.12(二) 佛教的宗教融合,可以盛行於中國南北朝時期的「格義佛教」為例。格義,指的是佛教傳入中國後,以中國本有的思想作媒介,來認識佛教的一種方法。最典型的,便是以老莊的虛無,來接通佛教的般若。 實際上,格義雖指以中國思想來比附、解釋佛教,但另一方面,佛教同時也將自己的內涵契合中國文化,以期能在異地生存、開展,兩者是相互滲透而彼此影響,如以老莊、玄學詮解佛學的同時,佛學也隨著老莊、玄學,跟著調整適應,而在這交流交換的語言轉譯過程中,自然帶動佛教與本土思想、信仰的融合。因此,格義佛教除了是佛教的方法論、詮釋學,同時亦可視作佛教在地化、與他宗他教融合的一種代表。 2021.10.13(三) 中國佛教有「圓教」,又以隋唐天台、華嚴為代表。圓教顧名思義,便是以「圓融」為特色的宗教。「圓融」依《佛光大辭典》的解釋,可精要的理解為「各自獨立,卻又無所障礙,而能相互交融」[*]。故天台、華嚴二宗的義理內涵與邏輯理路,雖不盡相同,但在「萬物體性為一」、「各有所顯、互不防礙」、「一即一切、一切即一」,這幾個概念上卻是一致的,這不但是兩家的宇宙觀,也是他們在貫通佛教內部各宗各派或有的分歧與矛盾時,所抱持的基本態度和方法。 [*]圓融一詞,在《佛光大辭典》中的解釋為:「圓滿融通,無所障礙。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,圓滿無缺,而又為完整一體,且能交互融攝,毫無矛盾、衝突。相互隔離,各自成一單元者稱「隔歷」;圓融即與隔歷互為一種絕對而又相對之對立關係。」 2021.10.14(四) 古印度思想的三個時期: 一、梨俱吠陀時期/自然神話時期(1500-1000B.C.): 《梨俱吠陀》為代表,內容是讚頌諸神,並以神話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。 二、婆羅

大乘非佛說?

(一) 大乘是否是佛說[*],或有爭議,但我想大乘是否是佛法,應是可擴大認定的。初步的想法是:一、非「佛說」不代表就不是「佛法」:佛陀有限的生命,勢必無法說盡世間一切現象理則,而必須仰賴後人掌握其根本原則,因時因地開展之;二、「佛法」並不一定由「佛說」:若佛教徒認定佛陀所說的「法」,是一種「實相真理」,那這個「實相真理」,無論是不是佛說、佛有沒有說,它都是「法性法住法界常住」、「法爾如是」的存在著,並不是佛陀說了才有法,也不是只有佛陀說的才是法。 ----- 「大乘非佛說」的論諍,最早可追溯至西元一世紀,是傳統部派對大乘經教提出的質疑。此派論者認為,大乘法是佛滅後由後人摻雜各種成分、懸想推論而成,並非佛陀親講的內容。 (二) 佛教徒基於對佛陀的崇敬,會希望所有的佛法都是佛說,並不難理解;但若反過來,只用佛說的來衡量佛法,其實是把佛法做小了、局限了。如前述,佛陀在世四十九年,而佛教源遠流長了二千五百年,當時的佛陀如何能說盡未來時空種種的一切事、一切的因緣變化;若說得盡,佛教的緣起法、無常法,也就不足以成立、不足以顯得珍貴。所以判定佛法,才會以「三法印」為原則,只要符合「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」,即無常、無我、無生這三項標準的教說,便屬於佛教正法。三法印的佛法,雖不一定都是佛親說親傳,但也會比「必稱佛說」的佛法,寬闊許多。 (三) 當然,分辨何為佛說,對研究佛法一定是有助益的,因為這便是佛教的根本、佛教的起源。只是分辨佛說,不代表只能是佛說(以古「鑑」今,而非以古「限」今),甚至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開創「佛說」與「佛未說」的連結;像佛教倫理學,便是將佛法的義理內涵,放在許多當代的議題情境中(如:安樂死、器官移植、代理孕母、死刑爭議等等)去探討佛教可能的回應。這樣的佛法才有延展性,也才能與時俱進、可長可久,而不會只局限、停留在佛陀當年的時空。

儒釋道之相較

(一) 儒家講「仁」,佛教講「覺」;儒家修養「品德」,佛教修養「智慧」;儒家追求「內聖」,佛教追求「內明」;儒家處理「善惡」,佛教處理「苦樂」;儒家重視「現世的關懷」,佛教重視「出世的解脫」;儒家著重人際的關係,佛教著重與自己的關係;儒家世學強調「六藝」,佛教世學強調「五明」;儒家自然觀是「天道生化」,佛教自然觀是「緣起相依」…… (二) 儒釋道都講「中」,但三家意涵卻不盡相同。儒家的中,是「中規中距、不偏不倚」的中;佛教的中,是「離於二邊、空亦復空」、不執著的中;道家的中,是「消長協調、掌握平衡」的中。比喻來說,儒家的中,是站在兩端中間;佛教的中,是既不站中間,也不站兩邊(只破不立);而道家的中,是平衡槓桿的支點在哪裡,中就在哪裡。 (三)中道 儒家的中道,是「中立」,不偏向一端; 佛教的中道,是「不立」,捨離於兩邊; 道家的中道,是「中和」,相沖以為道。 (四) 儒家講「自省」,佛教講「自覺」,道家講「自然」。 (五)對展而談、並重並行 儒家:「教學相長」、「才德兼備」、「學思並用」、「知行合一」、「內聖外王」。 佛教:「解行相應」、「止觀雙運」、「福慧雙修」、「事理平衡」、「自他兼利」。

四緣說

佛教的緣起,用最簡單的話說,是「因緣而起」、「因此故彼」,即世間一切現象,都是由此、彼的關係相待而成。闡述的細些,則有「四緣說」,是將緣再分成「因緣」、「所緣緣」、「增上緣」、「等無間緣」四種,而世間一切所顯或作用,都是由此四緣而來或具備此四緣。四緣,或可簡要理解成: 「因緣」: 最直接、最直覺的原因(主因); 「等無間緣」: 前後相續發生,但幾乎是同起的、無間斷(使延續的因)。 [*] 「所緣緣」: 作用的周遭環境與條件(環境); 「增上緣」: 助力、助緣,類似蝴蝶效應中的說法(較遠的因); 舉例可見: 玻璃杯掉到地上打破了。(原出處: 四緣說與四因說 ) 1) 因緣(主因): 因為有人杯子沒拿好,從手中滑出(並可細分為人為失誤為「外因」,玻璃本身易破是「內因」)。 2) 等無間緣(使延續的緣): 杯子往下掉時,沒有任何阻礙物或屏障,也沒有人即時去接住它(只要中斷,就無法延續,故可視為使情境狀態維持、沒有產生任何改變的因緣)。 3) 所緣緣(環境): 掉落在硬的地板(如在軟墊上,杯子掉落亦不見得破)。 4) 增上緣 (較遠的因): 重力。 [*] 等無間緣另一說法,意指識的作用或事情的發生不斷地進行,直至它消失後,作用才終止,讓下一瞬間將要表現的識作用或事情可以生起,等無間緣於此便為事物的發生提供了一度間隙。吳汝鈞著,〈觀因緣品 第一〉,《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》,臺灣商務印書館,2018,頁36。

古印度思想的四個時期

一、梨俱吠陀時期/自然神話時期(1500-1000B.C.): 《梨俱吠陀》為代表,內容是讚頌諸神,並以神話來解釋各種自然現象。 二、婆羅門神期(1000-500B.C.): 以《梨俱吠陀》為基礎,繼之有了四吠陀,婆羅門教即依四吠陀而成立。婆羅門三綱為「吠陀天啟」、「祭祀萬能」、「婆羅門至上」,也因此帶出了四姓階級的「種姓制度」。 * 四姓階級:婆羅門(祭司)-剎帝利(貴族、王種)-吠舍(工農商)-首陀羅(奴隸)。 三、奧義書時期/自我哲學時期(500B.C.之後): 「婆羅門至上」的神話逐漸鬆動,人們對婆羅門的神聖地位,開始提出質疑,進入思想自由、百花齊放的哲學時期。最具代表的是《奧義書》的出現,《奧義書》雖仍重視吠陀傳統,但對婆羅門的祭祀、咒術,乃至種姓的劃分,卻是明顯反對的,並轉而提出「業感輪迴」與「真心梵我」的主張。佛陀即出生於此時期。 四、佛教時期: 如同《奧義書》對吠陀傳統有繼承、有否定,佛陀對《奧義書》亦是如此。其承繼「業感輪迴」之說,但卻質疑「真心梵我」,而另提出「諸法無我」的觀點。兩者差異在於,《奧義書》認為梵是宇宙與自我的根源,而修行的目的,即是達成梵我的合一;佛陀卻認為世間現象乃眾緣展轉相依而成,沒有一「絕對之我」、「永恆之我」,而只有「無常之我」、「變易之我」。 可由以下整理,窺見各時期思想變化的過程: 奧義書「梵我說」與佛教「無我說」之對比,亦可參見下圖:(出處: 初探佛教心理學之思想起源與現代意義:以「軸心突破」為線索 )

每日小記(17)

2021.10.4(一) 小乘佛教著重「個人的解脫」,大乘佛教著重「利他的實踐」;前者關注「小我」,後者關注「大我」,但兩者其實都是從「無我」中分化而來。或可以說,佛教是用「無我」在貫通「小我」與「大我」,是把「無我」詮釋成兩個不同的面向。離於此精神,「小我」易變「自我」、「大我」易變「高我」,不論自我、高我,都與佛教原初的法義不同。 2021.10.5(二) 博士班的選擇,一直在考慮「宗教系」或「哲學系」,也花了一段時間了解兩者其中的內容。其實,宗教、哲學雖涵攝著彼此(尤其在東方),但若細究,還是可以分別兩者的不同。宗教研究,包含經典與教義、傳統與現代、社會與人類等面向;哲學研究,則注重在思想、義理、邏輯、理則方面的探討。或以下表來看,我應是偏向(一)與(三)多些,而我的碩士論文也屬宗教研究,不能算是哲學研究。 *出處: 從宗教哲學看顯密融合之展望 2021.10.6(三) 自然學科找的是「可重覆」的規則,人文學科發掘的卻是「不可重覆」的差異。前者重在驗證,要求精準、精確,得合於客觀、普遍的公式理則;後者重在詮釋,相較於自然學科要求的精密確切,人文學科卻開放一些模糊、隱約、意在言外的空間,即自然學科的「失誤」,有時反而是人文學科的一種「創意」,它允許「自圓其說」,自圓其說說的好,就是「自成一格」,成「一家之言」。 2021.10.7(四) 而兩者在讀書方法上,也有很大的不同。我的理化老師說,讀理化一定要先懂「觀念」,即觀念是基礎,學習上有先後的進程;但人文學科,尤其是哲學,卻沒有絕對的順序,哪裡都可以是學習的起點、學習的入口。前者觀念不懂,後面就統統不懂,是線性的進入、次第的明朗;後者是不懂沒關係、不懂就跳過(抓大放小),是非線性的、包圍的、碰撞的、旁通的激盪。也可以說,相較於自然學科強調「理解」,人文學科則是用「感覺」、用「體會」在學習的。 2021.10.8(五) 花了近兩週的時間,總算把現階段學英文的安排,理出了點頭緒。感想是,現在學東西,缺的不是資源,而是怎麼過濾資源,收費的、免費的、線上的、AI的、影音的、廣播的,五花八門統統都有,反而是當中評估、決定自己需求和實際條件的過程,比較傷腦筋。總之,最後的決定是先以明年四月考試為考量(目標導向),因入學考試,除英文外,另還有專業科目,以及研究計劃等資料須準備;所以,現階段就先完成英文的考古題,從這當中學,然後

佛教的緣起

一、作為核心教義: 佛教是印度思想史上第四期的產物,在第三期奧義書時期,便已是諸派競起、百家爭鳴、思想自由的時代,也可以說佛教是趁著此趨勢與思潮而起。雖說崛起,但佛教事實上也承繼了許多當時印度的思想和教派的修行方式,如業說、輪迴說、解脫觀、禪定的修持等等。而佛陀提出的觀點中,與這些最大的不同,就是「緣起」的教說,這是佛教各部、宗、派共通的基礎,也是佛教最核心的教義與特色。 緣起,即世間一切現象,都因「因此故彼」而成立,沒有絕對的、不變的、單一的、固化的「自性」,所以,是「無自性」的、「無我」的。既然沒有絕對的、單一的,而萬事萬物又是「即緣而起」、「即緣即起」,便直接否定了梵天在吠陀神話中,至高、唯一、創造、根源的地位,而帶來一個新的世界觀,即世間現象是因「關係」而有,而非「神」而有。在宗教意義上,帶來的是「神本→人本」、「他力→自力」的轉向。 二、作為教派演變之觀察: 然而,緣起雖是佛教一切傳統、宗派的共理共義,但各宗各派卻有不同的理解方式,因不同的理解,而有了不同流派的發展。因此,若要檢視佛教教派的演變,亦可以緣起為觀察的中心,大致可分以下四個階段: 一、根本佛教、原始佛教時期:為「業感緣起」,是以印度思想的業說、輪迴說來詮釋緣起。 二、初期大乘時期:有中觀以「空」來詮釋無自性的「性空緣起」,和唯識以「萬法唯識」來說明一切如幻似化,均因識的染著而有錯誤認識的「阿賴耶緣起」。 三、後期大乘時期:不講「否定的空」,也不講「染著的識」,而轉為正向的語言和表述,帶出「清淨的心」,即佛性思想的出現,是為「如來藏緣起」;以及到了中國佛教,有闡述理事無礙、重重無盡、相即相入、一切即一、一即一切的華嚴「法界緣起」(或說無盡緣起)。 四、祕密大乘時期:以空海大師所創真言宗的「六大緣起」為代表,即宇宙萬物都因六大:地、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而有,視此六大為宇宙法界的本體,也是諸法緣起的根源。(故某種程度上,六大緣起亦可視為華嚴法界緣起、無盡緣起的密教版) 參考文章: 佛法的四個核心 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銓釋學考察 略論六大緣起與無盡緣起

宗教探尋的兩種面向

宗教的探尋,有「信仰」與「學術」兩種面向。信仰追求的是「聖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情操」、「境界」;學術在乎的是「真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理念」、「原則」,前者感性多些、後者理性多些。在我的宗教經歷中,可說兩者面向都有,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之後則因後者而逐漸深入、逐漸堅定。 說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是除了慈濟經歷外,讓我開始主動對佛教義理,產生探索興趣的,其實是「禪宗」。約當三十初頭的年紀,那時深受禪宗即心即佛、離邊離相的境界所吸引,開始會讀一些佛教的書;但隨著逐漸進入,尤其是讀研究所的這兩、三年,比起玄妙、高深的仰望,反而更喜歡以理性、務實、求真的態度方法來了解佛法、親近佛法。一般說來,理性多了,感性(情感)自然也就少了;但我卻反而較之於以往,更熱切地想投入於其中、更確立了自己的信仰。 由此想到之前曾提的局內與局外的互通,也必須承認,那是就理想上說,而且只是我個人的理想,或說是自我的期許。其實不是所有的(甚至可能是多數人)局內人或局外人,都想往另一頭看去。通常的情況是,局內人看局外,覺得局外太「淺」了,解得不夠高深、不夠美感、不得弦外之音、不得心中心;同樣的,局外人看局內,也會覺得局內太「迷」了,解得過於玄想、過於推論、過於崇拜、過於狂熱。事實上,這兩方並不好跨越,尤其,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思考傾向,我同樣也是,因此亦能體會要打從心底接納另一方的觀點,其實是很不容易的。 因此,在真實的情況,與我許多個人的經驗中,反而是「察言觀色」要多些,得先觀察對方或這個情境、團體的「屬性」,以及開放與彈性的空間到哪,才決定該說什麼話、說到什麼程度。誠如前述,佛教雖是我的信仰,但我卻是個理性多些的教徒,喜歡它平實、素樸的那一面,而不偏好過多的渲染、附會(或說調味料);但在信仰的場合,這樣的人就顯得有些「掃興」,不夠合群、不夠熱血,也不夠high。所以,我也是在學習如何隨方就圓,如何順著當下的情境,與對方的心意、理解方式,適度地調整自己的應對。(但也是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,超過了,還是會覺得很彆扭)

每日小記(16)

2021.9.27(一) 今天才發現上週五送出的一份投稿申請,竟然寄錯了檔案……真的是抱頭扼腕……一發現時,整個人是呆住在電腦前。基本上,這種失誤是不太會在我身上發生的……回想起來,當天因為下午得寄出,準備得有點趕,忙完後整個人也非常疲憊,連下午的課都沒上線。哎,總之就是發生了,好在是錯的「很徹底」,紙本的、電子的都是錯的,所以,至少送出的檔案是一致的。學到的教訓是,檔案歸檔一定要落實,年紀愈大,愈不要相信自己的記憶力,該放哪裡、該標示什麼,都要做得十分「到位」、「清楚」,便宜行事的後果,就是如此。😫 2021.9.28(二) 其實我是相當自豪(甚至是自傲),現在還有「教師節」可以過。大部分的人,應該是離開了校園,就跟這個節日疏遠了,我卻反而是畢業之後,過得愈深刻、愈感恩。想想人生因緣也真是奇妙,當年那個最厭惡校園威權、最敵視老師的學生,現在最有感觸的節日,卻是教師節……甚至,在我現在的生活裡,是每天都有教師、每天都是教師節。 2021.9.29(三) 宗教的探尋,有「信仰」與「學術」兩種面向。信仰追求的是「聖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情操」、「境界」;學術在乎的是「真」,偏重在宗教的「理念」、「原則」,前者感性多些、後者理性多些。在我的宗教經歷中,可說兩者面向都有,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之後則因後者而逐漸深入、逐漸堅定。 說早期因前者而入門,是除了慈濟經歷外,讓我開始主動對佛教義理,產生探索興趣的,其實是「禪宗」。約當三十初頭的年紀,那時深受禪宗即心即佛、離邊離相的境界所吸引,開始會讀一些佛教的書;但隨著逐漸進入,尤其是讀研究所的這兩、三年,比起玄妙、高深的仰望,反而更喜歡以理性、務實、求真的態度方法來了解佛法、親近佛法。一般說來,理性多了,感性(情感)自然也就少了;但我卻反而較之於以往,更熱切地想投入於其中、更確立了自己的信仰。 2021.9.30(四) 想到上週所講的局內與局外的互通,也必須承認,那是就理想上說,而且只是我個人的理想,或說是自我的期許。其實不是所有的(甚至可能是多數人)局內人或局外人,都想往另一頭看去。通常的情況是,局內人看局外,覺得局外太「淺」了,解得不夠高深、不夠美感、不得弦外之音、不得心中心;同樣的,局外人看局內,也會覺得局內太「迷」了,解得過於玄想、過於推論、過於崇拜、過於狂熱。事實上,這兩方並不好跨越,尤其,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思考傾向,我同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