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1的文章

每日小記(24)

2021.11.22(一) 這兩週關鍵字廣告出了些問題,沒想到帶來的影響,竟比五、六月疫情爆發時還明顯,讓人實在感受到現在網路的重要。忽然覺得,網店看似容易,「一指」就能搞定,但若沒有些基本的網路概念和能力,似也不太行。科技時代、科技文明,雖是讓生活變得更便利,但也未必更簡單、更從容,有時也是更複雜、更多的競爭。 2021.11.23(二) 繼續讀博士班,是「精讀」,好處是能把一個領域、一門學問通透地了解,壞處是雖是興趣,但畢竟還是目標導向,讀得專、讀得深,必然也相對讀得枯躁、讀得辛苦;反之,則是「散讀」,是我過去還沒進研究所、平時的讀書型態,是想讀什麼,就讀什麼,哪型哪類都可以。兩者讀法,各有所得,也各有所失;每當我在考慮博士班時,其實就是在問自己,究竟是喜歡何者多些。 2021.11.24(三) 佛教的「空」,容易被理解成一切都沒有的「無」。但若參照《增一阿含經》中「法法自生,法法自滅;法法相動,法法自息。……法法相亂,法法自息,法能生法,法能滅法,……一切所有,皆歸於空」便可知,在佛教中,空指的不是一種「狀態」,而是總結各種事物生、滅、動、靜間,相互決定、相互影響關係的一種「秩序」和「規則」。 2021.11.25(四) 「自性」在佛教中,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。在原始佛教中,佛陀認為世間一切乃相依相成,任何事物都沒有自生、自成、自存的本質(本性),故說緣起無自性、諸法無自性,或《般若經》中:「如說我等畢竟不生,但有假名都無自性,諸法亦爾,但有假名都無自性。」而到了大乘佛教,自性則開始朝佛性、覺性、法性、真如、般若、法藏等意涵去理解,如《六祖壇經》中: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,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」自性成了一切根源的寶藏、本然具足的象徵。 2021.11.26(五) 兩種解釋,乃從「自性空」轉變為「自性佛」。前者指的是事物自身擁有、自體形成、自決形態的特質,是緣起觀所反對的;後者,則用作人人本具的覺性,是如來藏所肯定的。正反兩義,便如〈《楞伽經》中「自性」的正面與負面意義〉一文所說 [*] ,「自性」在佛教哲學中,兼有正面、負面意義。《般若經》、《中論》中言及的「自性」大多指稱負面的、應予否定的對象;之後在如來藏思想中,尤其轉為正面的、肯定的表述,「自性」與「佛性」形同等義。因此,「自性」這個詞,通常得依上

每日小記(23)

2021.11.15(一) 這個年紀讀書,體力、記憶力都不如學生時代,所以最近也讓我覺得,現在讀書,方法策略上,不能像年輕人是用「努力」、「苦力」來讀,得換用一些「巧力」──靠思想、觀點和歷練上的成熟,用「巧力」換「巧思」來讀。這也有些像之前所寫的,是「跳出來」比「走進去」重要、「沉澱」比「投入」重要。 2021.11.16(二) 星雲大師曾談及佛光山對佛教有16個方面的影響,包括:「傳統→現代」、「獨居→大眾」、「梵唄→歌詠」、「經懺→事業」、「地區→國際」、「散漫→制度」、「靜態→動態」、「山林→社會」、「遁世→救世」、「唯僧→和信」、「弟子→講師」、「寺院→會堂」、「宗派→尊重」、「行善→傳教」、「法會→活動」、「老年→青年」。這16個變遷頗有意思,每個面向都可以細部來談,而且或不只就佛光山對佛教的影響是如此,其大致反應的,也是台灣戰後佛教的整體走向。(其中「傳統→現代」、「獨居→大眾」、「山林→社會」、「遁世→救世」,即人間佛教的特色主張) 2021.11.17(三) 「禮」作為​​儒家重要的準則規範,若要談的不那麼厚重或制約,或許還是要回到「人情」──人之常情、人之常道來理解。人情,即人自然、直覺、普遍、共通的性情。許多儒家的觀念裡,其實都隱含這份人情,如五倫是人際之情、仁是惻隱之情。而作禮的本意,亦是為抒發人情、洩導人情,使常情常道能充分顯發,同時又合於當然之節,是順自然之情,而合理地成全。 2021.11.18(四) 如成語「禮為情貌」所說,情與禮不但互為表裡,更可說是「先有情」而「後有禮」。意即談禮,不能忽略談情;沒有情,也撐不起禮。如「斬衰,三日不食」、「鄰有喪,舂不相;里有殯,不巷歌」、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,未嘗飽也。子於是日哭,則不歌」,不食、不相、不歌、未嘗飽也,都是我們在身旁人遇喪時,基於人情的流露、常情的體貼,很自然而然同理出的反應、節制和應對。 2021.11.19(五) 一言以蔽之,禮之初發,人情而已;禮,乃依情而立,各安其情所用。正如《禮記》中說:「禮者,因人之情而為之節文」、「聖王修義之柄、禮之序,以治人情」、「此孝子之志也,人情之實也,禮義之經也;非從天降也,非從地出也,人情而已矣」,這些所表明的,都是禮本因人情而設、因人情而修,甚至禮的本身亦「人情而已矣」。 2021.11.20(六) 如此看來,儒家是「情→禮→法」,而非「情、

每日小記(22)

2021.11.8(一) 《魷魚遊戲》中對人性生存本能、欲望的描寫(當然也有良善的部分),讓我想到昨天研討會上,王本榮教授談到素食運動的困難。其實人類對飲食(肉食、美食等)的誘惑,有時是很難透過理性招架的,這跟多巴胺在人體中帶動強化的生存機制有關,多巴胺刺激過多,便可能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,主宰、綁架我們的行為。因此,他認為要克制這種本能的欲望,還是必須靠「教化」,想法與觀念上的轉化,可重塑我們的神經網路,進而改變大腦的結構,形成新的生物變化與心理現實。我由是想,一方面不該給人性過多的呵責,人畢竟是生存本能的動物;但另一方面,人或許也是萬物之中,唯一可教化、可透過心靈力量來改變物質結構的物種。 2021.11.9(二) 宗教裡常出現「修」這個字,修身、修心、修行等,有自省、涵養、對治、鍛練的意思,而一旦信仰了宗教,好像也就該朝這些方向努力。我想,某種程度上是如此,宗教必然帶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教化性;但有時倒也覺得,現代社會因於一定的教育水平和道德氛圍,除了少數特殊人格缺陷或心理問題,其他的,多半只是每個人個性或特質上的差異,而這些差異,是否須要那麼必要得去調整或改造,我是保留的,甚至比較多偏向在高壓的現代社會,反而是要學習接納自己多些、欣賞自己多些。 2021.11.10(三) 現在不少宗教教導的,也開始傾向強調「接納」,而非「修正」,是要欣賞自己、接納自己,而不是一味把自己改造成誰。以佛教為例,近年頗為流行的正念修行(mindfulness) [*] ,所專注的也是一份單純、如實的覺察,是對自己身心狀況的全然接受,與之和平共處,而不做其他的價值判斷。意即正念的「正」,並非像過去那般強調「修正」、「改正」,更是注重與自身建立良好的關係,肯定自己、支持自己。 [*] 如 〈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──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〉 中所提:將「正念」視為「純粹地注意當下每一秒所顯露的身心經驗」,並以以下態度來練習正念修行: (1)不對自己的情緒、想法、病痛等身心現象作價值判斷,只是純粹地覺察它們; (2)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,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; (3)常保「初學者之心」,願意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、心事件; (4)信任自己、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; (5)不努力強求想要的目的,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一切身心現象; (6)接受現狀,願意如實地觀照當下自己的身、心現象; (

信行與法行

通常區分學佛者為兩種類型,一是「信行人」、一是「法行人」。據印順導師對這兩類的描寫,信行人是「簡單直捷、提起便行」,他們的個性慣習於信順,一切隨信心而轉,是師長怎麼說,就怎麼信、怎麼行,因此對信行人甚至不用說多,說多了,有時反而把人弄糊塗了。法行人則是慣習於理性的,聽了師長的教導後,會深入探問所以然、會打破沙盆問到底,因此要有完全、深刻的理解,法行人才會開始修學。可說,一者偏於信、一者偏於智;一者重於情意、一者重於智性,兩者並不相離,但各有偏重 [1] 。 將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中對兩類人的描述 [2] ,換成比方來說,信行人是「乖乖牌」,老師說什麼,他就做什麼,不太會去想應作、不應作、能作、不能作的問題,是「聞已便住」、「亦不思察」。法行人則是「好奇寶寶」,老師說什麼,他便要先問為什麼,得先經過他的思考理解,轉換成個人意志,才會去實踐,是須「審思察已然後作之」。 意即信行人是從「信」入門,佛陀是覺者、是尊貴的老師,所以佛法無庸置疑是理應信受奉行的真理,因此,乃從聖言量、絕對的信心信賴中,產生歸信、追隨的力量;法行人則是從「法」入門,是從認識、理解、思考中,認同佛法的真實性、合理性,或發現佛法正是自己困惑、尋求的解答,因而選擇了佛教,他與「情感上由信為先」的信行人不同,法行人對信仰的選擇和依止,是從「理性上對法的信服」而來。 ----- [1] 印順導師, 或是隨信行;或是隨法行 ,《成佛之道》,正聞,2014,頁151-152。 [2] 參見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54。

每日小記(21)

2021.11.1(一) 偶然看到這篇: 「『微弱之力』與『善的循環』──略論慈濟風暴及其自處之道」 。2015年的慈濟風暴,事後我有花了一些時間去了解當中的原委,包括事件本身的爭議,和當時社會的評價、回應等等。就我個人來說,一方面固然對媒體的惡意歪曲、唯恐天下不亂的有心操作,為慈濟感到委屈和不捨;但一方面卻也必須承認,這當中我們是有改善和進步的空間。風暴不好談,局外的人不了解內部,難以得知真相,畢竟隔靴搔癢;而局內的人,如何談的避免自說自話、談的沒有包袱,同樣需要理性客觀而成熟的態度。安梧老師這篇,則是我少數看到內部人所寫、不失「自省」與「自勵」、情理兼容的好文章。 ​​慈濟是志業體,慈濟四大志業、八大腳印,從「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」到「國際賑災、骨髓捐贈、環境保護、小區志工」種種都是全人類諸多宗教志業團體所不容易達到的……微弱之力聚集成了偉大志業,這是很了不起的。這還會有問題嗎?當然,就像這湖泊做大了,聚的水多了;有時也會產生些問題。但「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: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」……我相信慈濟定能在此次的風暴中,「西南喪朋、東北得朋」,定能「直方大,不習無不利」……慈濟之過也,如日月之蝕,過也,人皆見之,更也,人皆仰之。我誦唸著、祈禱著!( 「『微弱之力』與『善的循環』──略論慈濟風暴及其自處之道」 ) 2021.11.2(二) 許多時候,上課聽的不只是老師講授的「知識」(言教),也包含著老師的身教。尤其是現在,大部分的內容,之前都已聽過,所以反而會去留意到許多之前沒有注意的細節。這些細節,包括老師的談吐、應對,及對待同學的方式。我的指導教授,在我心中一直是個「德才兼備」的好老師,既有豐富的學養,也有相應的人品,光聽他在課堂中,與同學的互動、交談,就是一堂值得細細體會的修養課、情商課,當中所給予我的啟發,經常更勝知識上的獲得。有一詞說「如沐春風」,我覺得所指的便是如此,它是身教更勝言教的,輕輕一掠,就讓人感受到那份和煦、輕安與舒暢。 2021.11.3(三) 了解、接納自己信仰宗教的未盡之處,不是就不虔誠、不恭敬;相反的,有時反而是更清楚確認自己選擇的一種方式。比較理性、健康的信仰態度,應不是只看見、相信自己宗教的好,而是也能明白、接受它的哪裡不夠好。就我的想法,是唯有這樣全然、徹底了解後,所升起的信念與跟隨,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道心堅固。 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