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2的文章

佛教於越南王朝的入世參與

現今廣為西方國家熟知、由一行禪師提倡的「入世佛教(Engaged Buddhism)」,發源地在越南。入世佛教主張將正念禪定及佛法,應用在關懷社會弱勢社群及社會運動的參與上,舉凡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生態、環境等一切社會層面,均是入世佛教關注的範疇。實際上,佛教的入世參與,在越南王朝便曾是如此。自十世紀越族立國以來,佛教僧侶便對越南朝政、教育、文化等時務多有參與,一直帶有明顯的入世性格。尤其在十至十四世紀李朝、陳朝時期,甚至是「帝僧共治天下 」,具有相當的政治色彩與影響力。 如此原因,可上溯至越南封建王朝前期(約當丁朝、前黎朝 968-1009 A.D.),當時社會因尚無文廟、國子監等公辦教育機構,民間教育遂只能仰賴寺廟體系中,精通儒、釋、道、天文、地理、醫術等等的越南僧人。因此,為百姓講學授課的僧侶,不但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,也因知識份子缺乏,僧人遂成為社會菁英,積極參與朝政、外交,而成為受到君王重用、維護越南王朝的重要支柱。聖嚴法師在〈越南佛教史略〉一文中便寫道: 佛教在越南的發展,確有賴助於各朝王室的保護及提倡。在丁黎兩朝之際,對於佛教的依重,除了信仰的因素,尤其有文化的因素。當時的越南,文化落後,知識未曾普及,才識之士,實在不多。唯有佛教的僧人之中,受有高度文化的熏習,智慧才具,均非一般俗人可比。建國保民,有賴於僧人的才能及智慧,乃是必然的趨勢。 [1] 到了十世紀,李公蘊在萬行禪師為首的僧侶集團支持下,創建李朝(1009-1226 A.D.),李公蘊登基後,尊萬行禪師為國師,以佛教為國教,李朝二百年,正是越南佛教發展最為興盛、關鍵的時期。此時期諸王皆大力弘揚佛教,廣興寺院、度民為僧,以佛法善導百姓,僧侶也因此備受禮遇優寵。此後接續李朝的陳朝(1226-1400 A.D.),亦繼續發揚佛教,歷代君王無不傾人力、物力大興佛教。總計李、陳兩朝前後四百年間,便有八位君王出家為僧。當時佛教之興盛,如《越鑑通考總論》所述乃:「僧尼民間半,佛寺天下滿」。直到陳朝中葉,佛教漸生弊端、儒學興起;到了陳末期,朝廷改採「抑佛重儒」政策,佛教的影響力方漸驅衰微。 以上可見,佛教與越南歷代王朝政事,是緊密結合、息息相關的,傾向「政教合一」的特色。在如此的社會氛圍中,並無宗教不得干政的觀念,反而認為佛教的參與,對國家政治的安定清明具有加分效果。如越南著名學者阮登叔之觀點: 李朝道德文

佛法與世間倫理的並重並行

宗教關心形而上的世界,但在宗教的領域中,教理和倫理經常是放在一起討論的,表明心靈境界的提升,必須與道德倫理的增上,並進並行。佛教亦然,從佛教名偈:「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可知,佛教修行既關注心性,也關注德性,善護心念之重要,可等同代表整個佛法的修持。 意即佛法不但離不開世間倫理道德,還必須依於此、立基於此。世間倫理往往建立在人共同嚮往的安定秩序上,而人類社會便是因為有倫理規範,才能和樂共存,也有此基礎,才能談其它精神上、形而上層次的發展。換言之,任何一背反於世間倫常的宗教,亦難以長遠發展。如當年佛陀出世,新起的思想界便有持道德懷疑、道德否定論者,認為世間無所謂善惡是非,佛陀因此呵斥其為「邪見」、為引導人類墮入惡趣者。因此,印順導師說「真正的學佛,就是從一般的道德實踐起,進步到最圓滿的道德生活的完成」 [1]  。可見,佛格成乃建立在人格成,若因追求出世的解脫,而忘失了道德本份,亦遑論修行與心靈境界的提升。 實際上,佛教本是道德色彩濃厚的宗教,三藏之中不乏豐富的倫理思想,故強化世間倫理道德的同時,也是在深化佛法的義理內涵;反之,佛法超越性與利他性的注入,亦有助於世俗倫理的擴充和完善,如佛法的慈悲、平等,與友善、互助、仁愛、寬容等世間品德情操,便可相互印證、相互補充。如印順導師說道德有三增上, [2] 其中「自增上」是道德意志,「法增上」是實相真理,「世間增上」則是世間常情、世間倫理,此三者不但不能缺,亦不能偏,得平衡並重、從協調中輾轉向上。此三增上的關係,亦如佛法四悉檀雖以「第一義悉檀」為究竟真實,但也需適應俗情的「世界悉檀」為助力助緣。 由此可見佛法與世間善法的一貫性,乃至既流佈於世間,亦同時帶有一定尊重、隨順世間事理的開放性,如《雜阿含經》中:「若如法語者,不與世間諍,世間智者言有,我亦言有」 [3] ,表明佛法不離世間言說,既是智者所稱歎稱許的,便肯認其具有一定的時宜性與合宜性,而當樂於行之,成為一合乎人情義理的佛教行者。 總之,世間倫理規範是佛法扎根於人間,使佛法因此能為世人認同的基礎,如印順導師說:「佛法極其高深,而必基於平常。本於人人能知能行的常道(理解與實行),依此向上而通於聖境」 [4] 。換言之,常道是聖境的階梯,得一步步拾級而上,依於俗諦,方顯真諦,由即世間而出世間。著名的天主教神學家孔漢思亦言,真正的宗教不可能違反人道,宗教雖嚮

每日小記(53)

2022.6.13(一) 澎湖監獄有一位同學三不五時會寄回抄經本(每次一小箱),每回信件往返中,我們會有一些簡單的問候,或我偶爾也會請教他一些單位裡的情形,如此應該有兩三年的時間,兩人似乎也漸漸熟悉了起來。有件神奇的事:已有好幾次,每回我一想到怎麼一陣子沒收到他的信,心想他是不是已出獄什麼的?只要這個念頭一起的當天或隔天(不超過兩天),他的信件就會到。今早也是,才想到他,下午社區app一通知有信件時,我就猜到是他的信來了。 2022.6.14(二) 這次研討會稿件準備過程中,最讓我感到深刻的:是在長時間跟自己的相處中,對自己的更加了解。像這幾天便感受到自己那種要不得、根深蒂固的追求完美的……說好聽是「堅持」,說不好聽就是「執著」了。雖然已不斷提醒自己放鬆些、放寬些、不要太龜毛,但還是深深感受到一個人個性習氣的難以摧破。如此之性格,若再繼續讀博士班,不知是「增長道業」,還是「加深我執」呢……🤔 2022.6.15(三) 今晚,終於把第三次研討會的稿子交出去了。交出去的當下,真是五味雜陳……因為這代表的,不只是一次會議稿件,更重要的是碩士論文的大功告成。送出去之後,我閉上眼睛坐在電腦前,四年研究所生涯的點點滴滴,在腦海裡如跑馬燈過去,回放我人生中最辛苦,又最讓我珍惜不已的一段求學時光,感受之深沉,彷彿親身參與了一場畢業典禮般。 2022.6.16(四) 或也是一個巧妙的安排,昨天「畢業」,今天則是寫小記整整一年(去年6/17開始)。寫小記當初的用意是為了完成論文,希望透過每天一點點的動動筆、動動腦,來保持思路和寫作的流暢。如今,階段性的任務已成,我想也就寫到這吧。當然,一個習慣養成不易,同樣的,要放掉一個習慣,也未必全然能如此灑脫。所以,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寫,只是像過去那樣隨性地寫、一篇一篇成文來寫。 我中間曾寫到,因為這個部落格的重新開啟,讓我又重新與幾個從前過去部落格年代(約二十年前了)認識的網友連繫上,這也是我意外的收獲。我一直是個不善口說的人,能透過這樣的空中交會、時空交會,以文會友,對我無疑是人生一大樂事。 生命就是這般,走著走著,總會遇到一些出其不意的風景。這兩天的回憶回顧,似也是如此,讓人刻骨銘心、反覆玩味的,終究是那個一步一腳印的過程,而非終點結果。一晃眼好像四年就過去了,但卻是真真實實地點滴在心頭。我自認這四年未曾空過,踏出的每一步,都如此深刻地印在我

每日小記(52)

2022.6.6(一) 大部分的宗教中,都有一基本的倫理精神為其核心。因此,每當社會出現倫理爭議時,最常參酌請益的就是各宗教領袖的看法。這或許是具有神聖象徵、解構世俗觀點的宗教,總能在此時突破「當局者迷、局外者清」的盲點,給予世俗社會另一番不同的洞見。而佛教以出世的解脫為追求,在其世間層次的關注背後,更是帶著超越層次的關懷。 2022.6.7(二) 如此說來,或許不只是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更是「佛法在世間,是為世間覺」,佛法思想理應走在時代前端,借佛法智慧的觀照,給予世間透徹的指導,如佛法的平等觀,不只是現代人權觀念的典範與先驅,對當代生態倫理、環境倫理,亦有著直接的啟示,甚至相當程度影響、引領著當今正盛的素食文化與風潮。 2022.6.8(三) 另一方面,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,世間倫理更是無時無刻不隨著與時俱變、與時俱新,諸如生物科技倫理(Biotech Ethics)、人工智慧倫理(AI Ethics),都是傳統社會中不曾出現的概念或議題,而佛教對宇宙實相的認識,即從世事無非因緣而生、因緣而滅的變動緣起觀,開展出佛法既通徹又隨順的思想體系。如此以佛法豐富而深刻的內涵,應是能帶領世間突破一般思維與意識型態的框架設限,為人間社會提示光亮與出路。 2022.6.9(四) 實際上,佛教本是道德色彩濃厚的宗教,三藏之中不乏豐富的倫理道德思想,故強化世間倫理道德的同時,等於也是在深化佛法的義理內涵;反之,佛法超越性與利他性的注入,也有助於世俗倫理的擴充和完善,如佛法的慈悲、平等,與友善、互助、仁愛、寬容等世間品德情操,便可相互印證、相互補充。 2022.6.10(五) 印順導師亦曾表示道德有三增上,其中「自增上」是個人的道德意志,「法增上」是實相的智慧真理,「世間增上」則是世間常俗價值,此三者不但不能缺,亦不能偏,得平衡並重、從協調中輾轉向上。此三增上的關係,亦如佛法四悉檀雖以「第一義悉檀」為究竟真實,但也需適應俗情的「世界悉檀」為助力助緣。 2022.6.11(六) 由此可見佛法與世間善法的一貫性,乃至既流佈於世間,亦同時帶有一定尊重、隨順世間事理的開放性,如《雜阿含經》中:「若如法語者,不與世間諍,世間智者言有,我亦言有」,表明佛法不離世間言說,既是智者所稱歎稱許的,便肯認其具有一定的時宜性與合宜性,而當樂於行之,成為一合乎人情義理的佛教行者。​​ 2022.

每日小記(51)

2022.5.30(一) 原則上,正義包含著幾個層面,一是「懲處」,一是「教化」,一是「修復」;前兩者是對加害者,後者是對受害者。多數人的認知裡,正義是懲處,但其實只有懲處的正義,是很短暫的,得包含著後兩者,才有可能真正長久達成一個較為安全、安定的社會。同時,也只有當多數人的正義觀裡,開始同時存在這三者,正義的推進才有意義(如死刑的廢除),冒然強推,只會使一般人對正義的觀感,更加破損。 2022.5.31(二) 而以上三者必須是同時成立,缺一不可。懲處的正義,或許需要檢討,但也不可能沒有。沒有懲處的正義,過於理想化;陳義過高的理想,往往無法成為普遍的社會通則(法律),多半只能在理念或宗教社團中實現。事實上,懲處也是一種人性需求,人都希望被公平對待,所以當被傷害時,自然也會要求對方付出相對的代價,這是同樣應該受到尊重與照顧的受害者心理。 2022.6.1(三) 一般而言,「懲處」最直覺的方式,就是關進監獄,但其實監獄更需要被重視的功能是「教化」。懲處只是型式上短暫剝奪人身自由;而教化卻是根本上、由向而外的改造,不論是對受刑人本身、對整個社會的安定,都是不限於刑期之內,而有更長遠的影響。 2022.6.2(四) 以上是日前聽了一場由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舉辦的「與佛同行:戰爭、衝突與非暴力化解」研討會,對會中正義觀的探討,一些有感而發。實際上,這也是自己這幾年對正義的思索與心得。大致上來說,正義得包含「理想」、「現實」與「人性」三個面向。「理想」是未來的前景,有理想的正義,才有不斷思索與改進的空間;「現實」是當前的情境,包含社會治安的時況、民意與價值氛圍等等;「人性」則是不論現實或理想、現在或未來,都必須考慮與顧及的不變要素。 2022.6.3(五) 佛法雖是出世法,但一樣重視世間的倫理規範。這些倫常價值往往建立在人類共同嚮往的安定秩序上,而人類社會便是因為有對善惡是非的基本分辨與倫理規範,才能和樂共存,也有此基礎才能談其它精神上、形而上層次的發展。 2022.6.4(六) 換言之,任何一背反於世間倫常的宗教,亦難以長遠發展。如當年佛陀出世時,新起的思想界亦有持懷疑道德、否定道德的觀點,認為世間無所謂是非善惡,佛陀因此呵斥其為「邪見」、為引導人類墮入惡趣者。因此,印順導師說「釋尊的大覺而創立佛教,就是重新肯定道德價值的宗教。所以真正的學佛,就是從一般的道德實踐起,進步到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