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2的文章

每日小記(41)

2022.3.21(一) 小記寫到現在,多半是把它當成讀書心得來寫了。通常是讀書時的一些筆記或靈感,然後再嘗試用自己的話、自己理解的方式來表達。雖然每天字數不多,也沒什麼主題,說是「小記」,其實更像是「雜記」,但寫到現在快一年,也漸漸開始感受到它對自己在論文寫作上的幫助,下筆、思路,尤其是文章重心、主軸的掌握,都自覺進步、流暢不少。 2022.3.22(二) 這也讓我想起之前曾問指導教授,一天該花多久時間寫論文,他回答:不用多,一天半小時也沒關係,老師看我頗驚訝,又說:但是是每天喔!之後還在我的報告上寫了「日久見功」四個字。回想當時,畢竟覺得一本論文要完成,怎麼可能一天只需半小時?但現在想來,或許不無可能。如 這篇 所說,每天0.01的進步,一年便是37倍的成長。我自己便切身感覺到,同樣都讀一小時的書,現在能完成的進度、效果,是與一年前明顯不同的。 2022.3.23(三) 「學佛」在某些意義層次上,雖是重於「佛學」,但也不應貶佛學為空談、空知識。佛教視聞、思、修為三慧,其中聞(多聞薰習)、思(內正思惟)作為修行次第的基礎,便也代表著佛教對法義理解、思惟的重視。太虛大師說,清淨純正的信心,來自對佛「深刻清晰的認識」 [*] ,如此之信,方能穩固。換言之,有聞思為根基的修行,便如船之下錨,提供的是一種穩定、安定的力量,尤其在修行路上遇各種考驗時,驗收的就是這份決定信仰信心的馬步功夫。 [*] 《太虛大師全書.第十編 學行》,頁252。 2022.3.24(四) 聞、思、修三者,聞,是聽來的、理論的、老師的;思,是消化的、過程的、一半老師的、一半自己的;修,是實證的、行動的、自己的。可見「思」居中於佛教三慧,具有承上啟下、銜接轉換的重要功能,只是現今大部分的佛教信仰,多傾向強調「聞、信、修」,而非「聞、思、修」。實際上,入信應是在三慧的基礎之上,乃「聞→思→修→信」。 2022.3.25(五) 之前聽萬金川老師談自己的學思歷程時說:「當我可以講中國佛教史的時候,卻是我要退休離開講台的時候了」,這也讓我想到之前指導教授曾提到,人文研究者養成不易,經常是愈老愈值錢。兩位老師表達的,都是「時間」之於人文學科的重要,沒有一定時間的累積,很難顯出其中的深刻。或說,與其說人文學科是一門「學問」,更像是一種「意境」,意境不能單靠「研究」,還需要「意會」與「領會」,而這往往不是書堆裡能

每日小記(40)

2022.3.14(一) 儒家有濃厚的自然道德律(natural moral law)傾向,認為自然之中不只有「現象」,最重要的,現象之中還有「道德」。意即所謂「天」,不單指自然界運行的規律法則,還有形上、哲學的意涵。若要再與孟子的性善說,串連起來談,便大致是將「天性」=「人性」=「善性」三者等同起來作理解。 2022.3.15(二) 相對於「自然道德律」,則是「自然律(natural law)」,主張自然不必然與「道德」產生關聯,強調的是價值中立,而非價值取向。對比之,自然道德律說的是「上天有好生之德」,而自然律說的是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」。 2022.3.16(三) 而儒家中少數持「自然律」的代表人物,便是荀子,其在《天論》中說:「天行有常,不為堯存,不為桀亡」,所指的便是大自然的規律,不因人世的興亂,如是堯是桀、是賢君是暴君而有不同。較之於人格天、創造天,荀子所持「自然天」的觀點,雖與當時儒家主流不同,卻被後世認為是最接近現代科學觀下的天。 2022.3.17(四) 緣起與護生,作為佛教教義中的兩大要點。「緣起」解明世間生成與還滅的原理,同時亦提醒我們世間一切現象事理,都存在於無數因緣的網絡之中,無法單獨成果,必須仰賴其他的助緣。然緣起卻也不是說人在此相形有限的網絡中,只能是一顆撞球檯上待動的撞球,而是既然有此因此故彼的軌跡可循,更應該善用人有「心為主導」的意志自由,以此意志自由,去帶動可能可塑的因果變化。而「護生」就是此意志自由所依的倫理精神,能將因果的互動,導引至良性循環的方向,以自他互助的善因,帶動自他互成的善果。[*] [*]參考資料:釋昭慧,〈第五章 因果律與護生觀〉,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,法界,2003.3。 2022.3.18(五) 佛教的中道,不同於中立。中立,是不去選擇;佛教的中道,則是在緣起的公正原則(正義),及護生的不傷害、仁愛原則下(同理心),盡力尋求相對最好的解決之道。換言之,中道不是迴避選擇,而是強調在什麼樣的原則態度下去作選擇。 2022.3.19(六) 《大毘婆沙論》云:「人有三事勝於諸天:一、勇猛。二、憶念。三、梵行」,意思指勇猛、憶念、梵行三項,乃人類突顯的特質,表現甚遠勝於諸天。其中,憶念代表理性、梵行代表感性、勇猛代表意志,此知、情、意三者,亦大致等同儒家的三達德:智、仁、勇。 2022.3.20(日) 文學的本質,應

每日小記(39)

2022.3.7(一) 我曾聽過有人說某人念了一輩子的經,卻不知自己讀的是偽經,話語中,對念經之人頗有些嘲諷。但如前述,佛教的疑偽經,並非沒有價值,即便非佛說,但一樣是佛法,是佛法因時因地轉化後的再造與詮釋,而佛法無疑是有這樣的彈性和包容力的。另一方面,一個人一生皓首以窮一事,不論讀的是什麼經,或甚至不是讀經,都有其精神力貫徹其中,都值得尊敬。 2022.3.8(二) 有句話說:「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」,誠然,忙忙碌碌的生活中,我們很容易混淆需要和想要,經常是被不必要的想要拉著跑。然而,最近在與幾個年輕同學,聊大學選填時,也讓我體會到,想要的固然不能太多,但也不能沒有。有「想要」的生命,才有安頓,才能幫助我們舒緩人生十字路口選擇時的不安。因此,當同學問我怎麼想時,其實我多半能做的,也只是引導他們思考「想要」的是什麼,盡可能幫他們釐清、找出這個東西。我的感想,八、九零的世代,大多已不缺需要,但便不能再無想要;或者,在不缺需要、物質豐沛的現代社會,我們要多引導他們思考想要,乃至培養想要。想要不全然是罪惡的,它也可以是未來的藍圖、方向和指引。 2022.3.9(三) 對許多宗教來說,教理和倫理經常是放在一起討論的,即修行往往離不開道德規範、道德自覺。佛教亦然,其對道德意識之重視,可從《法句經》中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」,將善惡的明辨等同代表整體佛教中可見。 2022.3.10(四) 依昭慧法師的佛教倫理學,是以緣起、護生、中道作為佛教倫理三大綱領。「緣起」,是佛教基本法義,也是佛教看待這個世間最單純的觀點。當說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而生時,也是在說我們無一不活在因此故彼的關係中。而佛教倫理便是在此現象基礎上,即因緣的依存、牽動、和合等等的變動關係中,去思考、決定各種行為的正當性與規範性。 2022.3.11(五) 其次「護生」,乃由緣起推展而來,既然世間的一切現象、一切事理,都無法單獨成果,而必須仰賴其他的助緣,那護生就是在緣起的現象基礎(實然法則)上,以自他間的互助互惠,帶出倫理的積極意義(應然法則)。 2022.3.12(六) 最後「中道」,昭慧法師對「中道」的定義是:「在可見聞覺知的因緣條件之中,無私地作相對最好的抉擇」。或可說,中道既是一種事理的權衡,也是一種事理的緩衝。它依循緣起與護生的原則,即以因緣環境與無私態度為判斷依據,但同時也明白此判

每日小記(38)

2022.2.28(一) 佛教中不少經典或有「疑偽經」的爭議,指的是非從原典翻譯,而由中國人自己撰述所成的經典。辨識何為疑偽經,或有必要,畢竟在釐清真偽的過程,也等於在考證、重現佛教教義的原貌;然辨別其中時,也需要一些開放的心胸,雖稱「疑偽經」,但不代表這些經典就是過失的、錯誤的、沒有價值的。某種程度上,疑偽經與格義佛教一般,所代表的都是當時人接受、理解佛教的方式,其本身就是中國社會汲取異文化養分融合、轉化的印痕和過程。 2022.3.1(二) 如 〈中國疑偽佛典研究(Ⅰ-Ⅱ)〉 中所說:「疑偽經是中國佛教徒融合、吸收印度文化的過程,及結合傳統思想、民間信仰的歷程;另外,疑僞佛典也曾經是佛道論衡下的産物。」思想的傳遞,畢竟是一個腦袋到一個腦袋,不同的思維系統,自然需要不同的語言表述。可試想,回溯當時的時代,若沒有這些經典適時適度地轉化佛教義涵,成為中國人可理解、可接受的內容,佛教或未必能在中土生根、發揚。 2022.3.2(三) 東方講「人倫」,西方講「人際」,兩者所指都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關係與應對。但東方社會的人倫,重在「本分」,強調每個人在不同相對位置上(君臣、父子、夫婦、兄弟、朋友),便有不同應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;西方社會的人際,重視「平等」,其人際關係不若儒家有次第先後、厚薄輕重的不同,其人際基礎與互動原則,是自由、平等、獨立與尊重。 2022.3.3(四) 中國哲學裡的人生意境,向來重「感」勝於重「知」。如同老子《道德經》中的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,言明究極的真理,乃由人生心境、歷練上之「所感」來心領神會,而非透過語言、文字之「所知」來定義定型。此抽象的默契默應,不同於邏輯知識要求的清晰透明,是西方理性無法取代的,也是中國哲學重要的精神傳統。 2022.3.4(五) 「傳統(單元)價值」,意謂著保守、穩健,它行之久年,是一種穩定、單純的狀態和秩序,缺點是安定之中,自然也相對缺乏接納新事物的彈性和能力,較易有疲態、老化的問題,或世代觀念上的鴻溝。反之,「現代(多元)價值」,意謂著創新、開放,它生氣蓬勃、耳目一新,但同時也代表著它缺乏過去的經驗、普遍的共識,必須承擔較多的不確定風險。另一方面,凡破與立,總需要一定的果斷強勢,溝通之中,彼此的對立、抗衡勢不可免,而衝突之後如何修補裂縫,有時是比議題本身更需關注的課題。 2022.3.5(六) 西方哲學是「無是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