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1的文章

每日小記(15)

2021.9.20(一) 走入佛學的探索:慈濟大學宗研所 進入職場的十餘年間,不論是因工作或個人興趣,我常會讀一些佛教書籍,但都是很散亂、沒有系統的接觸。大概在五年前,我開始想找一些佛學課程,希望把這些對佛教零零散散的認識整合起來。那時的想法,是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好像盲人摸象,都只見一分,卻不知佛教的全貌是什麼。意即我想找一張全覽佛教的地圖,把我多年來胡亂東聽西學的東西,拚湊起來,想知道它們究竟處在地圖上哪個位置;換言之,我想鳥瞰它們、定位它們。而或許意念一動、緣分就來,三年前無意得知慈濟大學宗研所招生訊息,就這樣在畢業十餘年後,我又重新回到了校園、當起了學生。這二、三年的時光,我如入寶山,走進了更深廣的佛學領域,好幾次都有那種對佛法的憧憬與熱情,在心裡激昂著。我也認識了才德兼備的教授、將宗教修學內化成人生修行的同學,各式各樣、形形色色的人事物,都豐富了我這段時期的人生經歷和視野。 2021.9.21(二) 安排了三天兩夜跟媽媽弟弟的花蓮小旅行。我不愛玩,但這次卻有些期待,大概是五月份疫情爆發後,許久沒跟家人出去透透氣;再者是八月份交稿之後,好像也該獎勵自己,放鬆一下。回想上次三人一起來花蓮,是我剛入學研究所時,弟弟開車幫忙載東西過來,一晃眼,便已三年的時間…… 今天到花蓮已近四點,在民宿稍微休息後,就到太平洋公園海邊散步,氣溫涼爽、海闊天寬,走起來很舒服,只可惜沒多久就下起了雨。之後便直奔我們每次來花蓮最重要的景點:東大門「烤玉米」,應該這幾天也會像上回一樣,每天都來這裡報到。😆 2021.9.22(三) 今年滿四十,出門一趟,似也感受到「初老」的來襲。一是視力的退化,原以為只有在看3C時,眼睛才會吃力,但這兩天發現,光線不夠時,視線也變得格外模糊,像開車在隧道裡或晚上時,而且不太像度數不夠的那種模糊,還有種「無力」的感覺……另一,是隨著自己這幾年睡眠功力的退步,連帶還會「認床」,對入睡前的外在狀況、身心狀況,變得十分敏感,外出經常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。 2021.9.23(四) 這兩天去了雲山水、鯉魚潭,最後離開花蓮前,還去學校辦了些事情,這似也在提醒自己該收心了。從八月底交稿後,基本上都處於假期模式(記得第一次研討會後,則是整整休息了一個月),接下來,不但有論文要繼續完成,明年的比賽辦法、年底的結案工作,也是一件跟著一件上來…… 2021.9.24(五) 不知不

每日小記(14)

2021.9.13(一) 這一、兩年每回到台中,我都會去賣書,每次大概2、3箱。這幾次的賣書,跟過去有些不同,以前是把看完的、不想留的書拿來賣;這幾回則更像是書櫃體質的汰舊換新,把過去大都偏一般、大眾、市場的書清一清(幾乎賣了九成),補進了一些偏佛學、哲學、宗教方面的學術書籍。 這個汰舊換新的過程,大概經過了四、五次,因為每次整理時,多半還是不捨的,好像這本可以留、那本也可以留。所以是一次一次把近期最不可能、最沒有時間看的書先出清,然後再一次一次慢慢接受,原來這本、那本其實也只是一直待在書架上,根本沒有時間去翻它…… 2021.9.14(二) 這個過程,彷彿也是一種「道別」,不只跟書,還有跟過去(前階段)的自己。這一兩年因為研究所的關係,確實感覺自己興趣、投入的東西,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。整理時,發現有些曾經很喜歡、一直收藏著的書,現在讀來,卻不復當年的觸動,也有些納悶當時的熱情和衝動,不知從何而來。 2021.9.15(三) 其中這套書,我目前還是留了下來,是明知不太可能有時間讀,但仍例外處理的。其實這套書買來後,我一頁也沒看,當初買下,是覺得它對我是有意義的、買來重新收藏的。它是《福爾摩斯》,小時候,媽媽從市場書攤隨手買了一本,發現我愛不釋手後,之後便三不五時會帶回來新的,於是這樣一本一本地買、一本一本地讀,最終也把整套《福爾摩斯》給買齊了、讀全了。只是少時不覺得這套書珍貴,也沒想過要好好保留;反倒是多年後每每想起,便很是懷念那段媽媽帶書回來、迫不及待打開它的時光。所以收藏這套書,是紀念,也是感謝,它不但是我童年閱讀的啟蒙、帶我走進了書裡的世界,也使得讀書這件事,成了我往後多年乃至一生的陪伴。 2021.9.16(四) 比起新書店,發現現在的自己更喜歡去舊書店。原因大概是現在想買的書,大多冷門,新書店不見得有;就算真的有,通常也是再版精裝書,比較像給人典藏的,而我自己本身不偏好精裝書(厚重、不好翻、價格高),且通常新書店裡的書,網路也都買得到,還更快速方便。 不過以上這些,大多只是其次,真正重要的,是新書店不比舊書店有驚喜的樂趣,在舊書店,每回會遇到什麼,都是不一定的,完全靠的是跟書的「緣分」,早一步,它還沒來,晚一步,便又擦身而過了。所以能看對眼、能帶回的,基本上都是有緣的,像這次帶回的這三本,都不在料想中,但都很喜歡。其中《宗教學導論》,即便在二手平台,應該也

每日小記(13)

2021.9.6(一) 無意間讀到《靜思語》的一句:「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;懂事的人一定懂理。」似在心裡升起了一些對自己的提醒。這兩、三年,因為讀書的關係,相較之下,是「理」懂得比「事」多(甚至也未必是「懂」理,而只是「說」理),意即待在書裡的時間多、參與人事的時間少,有時也不免覺得自己不過紙上談兵、坐而論道,道理好像說的很多、懂的很多,但都沒有實際的驗證,如此,亦似有所偏,如佛教中道的修行,須注意事理的平衡、解行的平衡……也或者說,現階段因課業的無可避免,或難兩全,但應該時時提醒自己的是:「學問深處必見人品」,不論世間何者學問,到最深最精微處,終究看的還是一個人的品格、內在的質地,而不是知識和文字上的技術操作。 2021.9.7(二) 中道是佛教簡別其他宗教的重要特色。在中道的根本義上,它相契於緣起、空、假名、無常、無我、不二等佛教義理;在通於世間的共義上,它指的是一種平衡和諧的概念,可作一般常聽到的適度、折中、調和的「中庸之道」來理解。進言之,通義的中道,是一種「均衡」,而別義的中道,是一種「消解」,有不斷動態平衡、弭平對立的作用。 2021.9.8(三) 「佛性」思想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而中國佛教的佛性思想,跟儒家的人性論也有些相彷,一樣有性善、性惡之分,即華嚴的「性起」與天台的「性具」。大概兩年前,為了想把這兩者差異釐清,我曾看了一些文章,但都霧沙沙,之後便索性擱著……直到最近上了中國佛教史,對華嚴與天台的基礎理論,有了一些了解後,才似乎抓到了一些「感覺」(大方向其實是相同的,但在某些原則、概念上有所差異,要靠一些「感覺」去意會)。兩者區分大致如下: 2021.9.9(四) 「判教」是佛教常聽到的詞,用最簡單的話說,就是「分類」佛法的方式。我最早開始時,以為這些分類是佛陀劃分的,後來才知道這其實是每個高僧或宗派,各自在面對廣大的佛法內容,依自身不同的理解及對佛法的想像,抉擇出的不同分類方式。換言之,從這些分判裡,也約略可看出每宗每派推重的是什麼,或視哪一部分為佛法的最核心、最究竟。如奉《法華經》為根本經典的天台宗(智顗大師),便將「法華涅槃時」判為五時之最終最極,是最成熟精煉、流露醍醐味(世間第一上味)的佛教時期。 2021.9.10(五) 我們常聽到的大、小乘,也可說是一種教判(分類)。一般說來,大乘佛法重於般若空性、小乘佛法重於四聖諦,雖各有偏重,但亦是相通

每日小記(12)

2021.8.30(一) 德治與法治間的一些反思: 1)愈是爭議的議題,往往愈是牽涉到政策政治,愈會讓「有德之人」想避談。但其實便是因為爭議,所以愈容易讓人心浮動、讓社會撕裂,也就愈需要道德討論的引導和安頓。 2)對一個社會而言,制度很重要、很鮮明、很有力量,但它也離我們很遠。在尋常生活裡,真正與我們息息相關、讓我們切身感受的,其實是道德,那些諸如從友善、互助、尊重、善解、感恩等等的「人的品質」所散發出的氛圍。我們是用這些在生活、在跟人際產生種種互動,不是法律和制度。 3)「道德」一旦孤懸,再好的「觀念」,也會變成「代溝」;「型式」一旦僵化,再好的「制度」,也會變成「箝制」。 2021.8.31(二) 將近一個月的努力,今天終於交稿了……過程中,覺得好多好多的感受心得可以寫,但交出去時,也好像把這些或甘或苦,也一並送出去了(原來很多人走到終點,回首過往雲淡風輕,就是這種感覺)。反而是老師回信中的「一起加油」,讓我有些觸動。在真實的情況裡、在他多次理想志願的表白裡,常讓我覺得他就像一個「孤軍」,從上而說,重視的不多(或說有時重視、有時冷落);從下而說,能響應的也不多……就是獨自一個人,這樣默默努力著……讓人欽佩,也讓人有些不捨。我想,我是不敢說自己能發揮多少幫助、多少貢獻,但至少這條路,讓他感受到有人一起走、「一起加油」,我是願意多盡力嘗試的。 2021.9.1(三) 終於迎來的「無事一身輕」的一早,彷彿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那般,一杯咖啡,輕鬆愜意地讀書、準備後天的課程報告,真的是有種「夫復何求」的幸福感!果然,幸福是比較而來的,不用去哪,就給自己關個幾天再出來,便會覺得原來這個世界的每件事情,都是那麼新鮮有趣了! 2021.9.2(四) 目前碩論的前兩章,雖然討論的內容不盡相同,但大抵都是溫和、保守、樂見其成的說。但接下來的最後一章,我卻想說些不一樣的,是稍微放手一些,就我多年局內與局外的觀察,寫些關乎困境的、挑戰的、建言的。也不知道為什麼,心裡上甚至覺得,真實、坦誠、謙卑、反省地面對這部分,我的這篇論文,才算真正的完成,完成的滿意、完成的心安理得。 2021.9.3(五) 這是我用了11年的手機桌布(從iphone4開始),是Discovery在2006年推出《台灣人物誌:證嚴法師》的節目廣告。當時這個節目,一共選出台灣六位不同領域的代表人物,上人便是其一。我喜歡這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