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9的文章

《六祖壇經》上課筆記(一)

(一)中觀 vs.禪宗 中觀:思辨 禪宗:直觀 (二)祖師禪 vs. 如來禪 祖師禪:靈山會山、釋尊拈花、迦葉微笑(直觀) 如來禪:四禪八定、九次第定(次第) (三)悟後起修 (四)定慧「等持」:定不是不動,而是沒有離開慧。定,是動態性的。 (五)體、相、用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、何期自性本不生滅、何期自性本自具足、何期自性本不動搖:體(空性)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:相、用 (六)緣起義 世俗:現象 本體:空性 (七)求法因緣 二祖、三祖、四祖 vs. 安心、懺罪、解脫 (八)禪宗初始不受歡迎之因:艱深、不守戒律、不講因果罪福。(至道信、弘忍方成為主流,稱東山法門) (九)戲論:戲論在巴利文、梵文中,有延長、增長、多樣化的涵義。在佛法中,意指無法使人趨向解脫的世間言論。

香港的行動?(二)

(六) 一般佛教主張迴避政治,主要是政治畢竟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領域,牽涉的現實因素甚廣。然而,迴避政治,卻不等於不關心我們所處的社會,矇著眼睛、與社會問題割蓆。而我們對受難者的同情,基本上也是一種本能的流露,無法去分別政治與非政治,或非政治的才能關懷。 (七) 無論哪一方,都是一種苦。面對未知、危險的那份緊張與不安,雙方其實都是有的,但凡心不能自主,在佛教都是一種「苦」。 (八) 慈悲殺生、以武止惡,有時確實是一個有效的手段;然而在反擊、暴力的當下,能提起慈悲的正念,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,尤其需要很高的修養及境界。甚至更多時候,我們是以慈悲為名,卻落入仇恨的情節而不自覺。 (九) 社會運動的參與,個人覺得應跟「出家」一樣,須先跟父母、家庭溝通,取得共識後,才來作決定。也就是說,認同「社會運動」與「出家」都是一種更高理想的追求,某種程度上,都是棄小家,帶著另一種情節和胸懷,走入一個更大的格局;然而,人生也有其他的角色與責任,需要去圓滿,而這一路上,若有家人的支持,內心應會更加踏實,且無愧。

香港的行動?

這幾天零零星星、片段的想法…… (一) 這是個不易回答的問題,我既不希望激化對立和緊張;但也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他們行動背後的價值——一個人能為自己心中的價值燃燒,乃至願意放棄所有,甚至是生命,於這點來說,我是深深敬佩的。 既是信念的選擇,便沒有絕對的答案,一如生命向來是對所有的可能開放。 (二) 既是對所有的可能開放,那價值便不會只有一個或只單一一個面向; 價值的確立,從深刻而寬廣、不帶設限地觀察和經歷中而得。 既是對所有的可能開放,那我們彼此的不同,便只是態度和立場; 慈悲,也包含著我們有沒有能力去理解對方的想法和處境。 (三) 佛教重視「民主」,多元、開放、平等,都是民主精神的體現;然而,佛教也講「自主」,當外境不可掌握時,怎麼安定自己的心。 (四) 「萬緣放下」是佛法;「當機提起」也一樣是佛法。 (五) 生態學者陳玉峰曾有句話:「情感是最深沉的理性,理性是最優雅的感情。」把「理性」換成「正義」、「情感」換成「慈悲」,應多少可以表達出慈悲與正義的一體兩面。如佛教的正義,是從平等觀而來;平等,出於的便是對眾生深層的愛護。也可以說,慈悲當中不能沒有正義,沒有正義的慈悲,流於鄉愿,是一種濫用;而正義裡面一樣不能沒有慈悲,沒有慈悲的正義,是把精神內涵抽離的「框架」,正義不是框架——正義是理性、意志的慈悲。

佛法不離定境

喜歡寫字,很多時候是因為喜歡那份寧靜。如同身體需要休息一般,念頭也是;初期的時候,或許只有在靜下來時,才感覺到這份需要,久而久之卻發覺每天若能有這樣一段時間,放下念頭的作用,單純地只跟所處的當下相處,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。 心是最忙碌的,每天早上一睜開眼,我們的念頭就不斷地在「背景執行」。此時若能停一停、靜一靜,於此當中所生發的感受,其實是既飽滿又踏實的。有時自己也是在這個狀態中,很自然地打開心裡的結。那種感覺,倒也不是像找到什麼問題解答般茅塞頓開或靈光乍現;反倒更像是忽然感受到那個問題,原來根本也不是問題。 所以,學佛的其中一個面向,是要放下佛學;以這個體會來說,我也是認同的。佛學與學佛,一個強調真理的探究,一個著重當下的融入;而後者的體會,往往是更直接、更身心,也更如實的。

《荀子》課堂筆記(二)

一、 天論: (二) 不為而成,不求而得,夫是之謂天職。如是者, 雖深、其人不加慮焉;雖大、不加能焉;雖精、不加察焉, 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。天有其時,地有其財,人有其治,夫是之謂能參。舍其所以參,而願其所參,則惑矣。 1) 不過度誇大天的能力,也不過度推論細察。人對不明白、不清楚的事物,不做不切實際的想像,也不因此猜測訴諸「天神」的存在。 如莊子「存而不論」的態度,意即把問題暫且保留,先不加論述。 2)參:同三,並立為三;人沒有比天大,也沒有比天小。 3)荀子強調「知天、用天」,但不代表人可以凌駕天、操控天,因人的能力畢竟有限, 我們只要消除對天(或任何未知事物)的迷思與恐懼即可 。人活在人間的法則規範下,努力實踐生命的意義與責任,不必牽涉到天,天自有其規律。 (三) 列星隨旋,日月遞炤,四時代御,陰陽大化,風雨博施,萬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養以成,不見其事,而見其功,夫是之謂神。皆知其所以成,莫知其無形,夫是之謂天功。唯聖人為不求知天。 1)隨旋:相隨運轉;遞炤:炤同照,交替照耀;代御:更迭運作。 2)其和:以下各句的「其」,均指天。和,調和。 3) 不見其「事」,而見其「功」,夫是之謂「神」:荀子對神的定義 (神祕、少見)。 4)知其所以成:看得見萬物的成長;無形:看不見其中的作用。 5)唯聖人為不求知天:聖人對天的態度,是不勉強、不過度的。 (四) 天職既立,天功既成,形具而神生,好惡喜怒哀樂臧焉,夫是之謂天情。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,夫是之謂天官。心居中虛,以治五官,夫是之謂天君。財非其類以養其類,夫是之謂天養。順其類者謂之福,逆其類者謂之禍,夫是之謂天政。暗其天君,亂其天官,棄其天養,逆其天政,背其天情,以喪天功,夫是之謂大凶。聖人清其天君,正其天官,備其天養,順其天政,養其天情,以全其天功。如是,則知其所為,知其所不為矣;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。其行曲治,其養曲適,其生不傷,夫是之謂知天。 1)荀子以自創之名詞,闡明對自然與生命的整體看法。(非道德性敘述) 意即按照自然的規律,自然能得天的安養。 2)形具神生:形體具備,精神附生;臧,同藏,內藏。 3)形能:即即態;接:對接於外物;相能:互相替代。 4)中虛:胸腔;治:管理、指揮。 5)財:通裁,取也。非其類:其他物類;其類: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