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2的文章

關於抄經本處理的個人想法

很多人會對寫完的抄經本該如何處理有疑慮,實際上,這個問題由來已久,各種說法向來不一。有的認為火化、有的主張回收、有的覺得應該收藏,每種作法都有兩面聲音,以火化的,認為透過如法的儀軌處理,即圓滿了功德或迴向;主張回收的,認為化成灰太可惜了,應該變成可利用的資源,生生不息;反對這兩種作法的,認為不論火化、回收,都對佛經不恭敬,毀壞經典無異「出佛身血」,經書怎可輕易銷毀?應該要收藏著才是。 這些作法雖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有各自的用意與考量(非隨意棄置),只是各自認為妥善的處理方式,或有不一。而我自己的想法是心意為上,重在心敬、心安,如何能心敬、心安,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,用隨意輕蔑的心丟棄祂,那祂就是隨意輕蔑的;用恭敬謹慎的心完善祂,那祂就是恭敬謹慎的。實際上,物質的東西,終將歸於幻滅,這也是佛法的教導;因此,經典的可貴不在紙上,而在法上,能讓寫經的人受用、活用佛法,才是重點,而不是拘泥在祂最終的去處或形式。 承前述,這個問題,每個法師、每個團體作法都不盡相同,各種說法間,有時也會有極大的差異或相互指摘。因此,我甚至曾聽人說過,這個問題最好的處理方式,就是……「不要抄」,不要抄就不會有處理的問題。然這不免有些「因噎廢食」,好似多做多錯、少做少錯,所以乾脆不做不錯。實際上,不論我們採取哪一種修行方式,都難免會有過失,唸經有唸經可能的過失、行善有行善可能的過失,但不應是因此變得畏首畏尾、迴避所有的功課,那就變成原地踏步的「不動」,而不是「不錯」了。 或許我想說的是一種信心,佛弟子對佛法的信心、對自己的信心。確信佛法的偉大,不因時空、形式等等的改變而減損或消失;而當我們能把佛法的精神教導,受用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時,我們就是一本活著的經典,其對佛法的演繹弘揚,遠勝過任何的文字教說。因此與其糾結形式上的護經,不如關注如何行經,如何真的把經典的內涵發揮出來,幫助自己、幫助眾生,這也才是真正落實對佛法的禮敬與供養。

每日小記(50)

2022.5.23(一) 聆聽,先知穆罕默德的跫音:一部為穆斯林而寫的先知傳記 這本書,我是感興趣的,好奇的是它似與現下的宗教書籍「反其道而行」。這裡所說的現下的宗教書籍,指的是因於現代科學、理性的抬頭,即便宗教課題也多半會朝客觀、中立的歷史事實,去還原宗教的樣貌,為信仰尋求理性的解釋。但這些反而不是這本書要的,在它的書介中,甚至明白地指出:「強調神蹟與啟示,駁斥西方研究者將穆聖視為一個社會改革者、伊斯蘭是一種政治與經濟革命的世俗觀點」。 2022.5.24(二) 或者說,我其實是被上面這段文字的氣勢給震攝吸引,它明白告訴讀者,這本書不依「世俗」的觀點,是從「神聖」的角度,談「神聖」的宗教。而我好奇的是,這樣一本既是依學術傳統、嚴謹方式呈現,卻開宗明義道是為穆斯林而寫,是寫「信仰中的先知穆聖」而非「歷史上的穆罕默德」,結合此兩種看似衝突進路的書,會是如何的風貌? 2022.5.25(三) 媽媽確診第六天,今天應該算進入平穩、可讓人放心的階段了。以她這個年紀來說,應該算蠻厲害的,讓她真的覺得非常不舒服的時間,大概就前天晚上,半夜又冷又吐;好在的是,這大概就她的高峰點,之後就漸漸趨緩了,早上跟我說「感覺病毒已經走了」……omicron對年長者威脅不小,嚴格來說,也沒有真正對治的藥物,完全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,好在這一戰,她是安全過關了,感恩一切。🙏 2022.5.26(四) 很多人會對寫完的抄經本該如何處理有疑慮,實際上,這個問題由來已久,各種說法向來不一。有的認為火化、有的主張回收、有的覺得應該收藏,每種作法都有兩面聲音,以火化的,認為透過如法的儀軌處理,即圓滿了功德或迴向;主張回收的,認為化成灰太可惜了,應該變成可利用的資源,生生不息;反對這兩種作法的,認為不論火化、回收,都對佛經不恭敬,毀壞經典無異「出佛身血」,經書怎可輕易銷毀?應該要收藏著才是。 2022.5.27(五) 這些作法雖有不同,但基本上都有各自的用意與考量(非隨意棄置),只是各自認為妥善的處理方式,或有不一。而我自己的想法是心意為上,重在心敬、心安,如何能心敬、心安,就是最好的處理方式,用隨意輕蔑的心丟棄祂,那祂就是隨意輕蔑的;用恭敬謹慎的心完善祂,那祂就是恭敬謹慎的。實際上,物質的東西,終將歸於幻滅,這也是佛法的教導;因此,經典的可貴不在紙上,而在法上,能讓寫經的人受用、活用佛法,才是重點,而不是

每日小記(49)

2022.5.16(一) 昭慧法師說,思惟正法是為了正觀生命的苦相(實相),擺脫「惑業苦」(無明)的循環,使身心解脫自在、不受後有 [*] 。可見,佛教的如理思惟,不同於大腦在一般世學上知識理性的運作,而是為培養、增長透徹實相的智慧,以完成身心的解脫;或者說任何邏輯、知性上的探究,在佛教都是第二序,佛法第一關切的,還是如何實現智慧與解脫的最終價值。 [*] 參見釋昭慧,〈論《瑜伽師地論》之「如理思惟」〉,《如理作意》,法界,2010.10,頁7。 2022.5.17(二) 大乘佛教的可貴,在於它力圖掘發大小乘間的相通之處,將佛教教義統貫成一個完整、連續而順暢的系統,而不是切割大、小乘,對小乘貶抑看輕。如此,或許與其稱大,不如稱一,一乘比大乘更為貼切;大是就「圓融的一」來說,而不是以「相反於小」而談。 2022.5.18(三) 倫理規範不只是行為的準則,背後還牽涉整體社會的價值、信念與願景,其穿透力和影響力,能縱深到一個社會文化之最表面和最深沉;換言之,倫理教育可說是強化社會根本體質、建構理想社會秩序的關鍵所在。而人間佛教既關注現世社會,對此勾勒社會圖像的重要概念,自是不容忽視,向來視道德人心的教化,為實現人間淨土願景的根本著手之處。 2022.5.19(四) 然佛教倫理卻也與一般世俗倫理有著不同之處,不只強調外在的行為規範,而是要以外在的規範,通向內心的修行。如證嚴法師提倡的「克己復禮」,強調「復禮」從「克己」而來,克己即指習氣、欲望的對治;禮的實現,其實是從內心的清淨而來。 2022.5.20(五) ​​別人的論文是愈寫愈多,我是愈寫愈少,這也讓我發現,想得多、寫得多未必是寫作的功夫,重要的是主幹抓得明確,循著重心發展,才不會弄得枝幹不分、輕重倒置,過於天馬行空、隨性發展的最後,其實是事倍功半,一大半的時間都在修剪。 2022.5.21(六) 早上媽媽的訊息一來,才真的「切身」感覺到什麼叫這場疫情沒有人是局外人。人算不如天算,沒想到我們家感覺最安全、向來最乖乖待在家的老媽先中。好在之前有大概調整了心態,不是不會得,而是或早或晚,所以有大致先把一些東西準備好,感冒藥、退燒藥、中藥、喉嚨噴劑、發泡錠、血氧機、快篩劑……彷彿「戰疫」武器物資,接下來要作戰了。 2022.5.22(日) 這週陸陸續續把聖嚴法師的記錄片 《本來面目》 看完,深刻感受到他對信仰的堅毅和決心,果

每日小記(48)

2022.5.9(一) 出版佛教學術書籍,這個想法一直在我心裡,只是總抽不出時間。有時想想,如果沒繼續讀博士班,就專心來處理這部分的工作,倒也挺不錯的。(雖然今天在與人談這部分的事時,不免在商言商,但其實我真正的考量不是收益業績,而是盡一份心力;每年提撥一些預算,作為鼓勵或贊助佛教學術研究,或許可成為有原心未來的方向) 2022.5.10(二) 《禮記》中說:「禮也者,理也」,或《管子‧心術上》云:「禮出乎義,義出乎理」,都可見禮與理之相通。古代儒者為避免禮淪為只是禮數,因此特別關注「禮」、「理」、「義」三者的結合 [*] ,以使「禮」與「理」之間原則、脈絡的連結,能更清楚透明。換言之,是有禮必明理、明理必有禮,禮需要理的支援,禮而無理,則流於形式;同樣的,理也需要借助禮來傳遞,理而無禮,亦難見其序。 [*] 參見柯雄文,〈禮的倫理與宗教面向〉,《君子與禮: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》,臺大出版中心,2017.9,頁145。 2022.5.11(三) 【成功高中高三優良傳統! 壯觀畢業考丟書:自由啦~】 不知是不是自己太古板老化了?看這個影片,一點不認為它是「優良傳統」,也不覺得好玩有趣……只在想這是我們期待中教育的樣貌嗎?讀書只是為考試,畢業像是要出獄。日前才剛看到老貓 這篇 ,或許有人覺得太單純,但是不是就是我們把學習這件事,想得太複雜、太多目的和考量,所以才把讀書變得那麼沉重、那麼無趣。我想到《小王子》中,教一個人造船,不如激發他對大海的渴望;而我們的教育則是造出了一艘艘的船,卻沒了大海。 2022.5.12(四) 無可否認的,三、四十歲前的我們,都在打造這艘船,也需要這艘船;但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,需要的卻是海,是海在引領、充實我們的內心和生命,而不是船。所以,造船勿忘海,船是因航向海的需要而有。 2022.5.13(五) 證嚴法師多年提倡「克己復禮」,實際上,禮的本身就是一種人之常情的發動,如劉照昌〈人本倫理及道德涵義──禮之情用〉一文中所說:「禮的本質在人情」 [1] 。而慈濟就禮的體現,是不只強調人倫常情,還進一步講「拉長情,擴大愛」,依佛教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的一體精神,將「人情」擴展、遍及所有的「有情」。禮在慈濟慈善行動的詮釋下,可說是「為愛恭宜別之情,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」 [2] 。 [1] 劉照昌,〈人本倫理及道德涵義──禮之情用〉,《能仁

每日小記(47)

2022.5.2(一) 佛化的道德是在「悲智雙運」下展開的,而佛教的慈悲,也只有在無我、空性的基礎上,才能發揮出極致。如達賴喇嘛說:「如果你把他們看成是有自性的,會使你無法把慈悲心發展到最完整的層次。相反的,要把它們看成是如幻的……,這個觀點會使你的空性正見和慈悲善念兩者都可以深化,以此了悟,你就更能有效的從事慈悲利他的行動」 [*] 。換言之,佛化的道德是帶著透徹實相的智慧,而發為慈悲的行動,這也使慈悲因而能成為一種意志、一種力量。 [*] 《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》,天下雜誌出版。 2022.5.3(二) 談人間佛教的倫理規範,一方面,是在談如何將佛教精神轉化、融入於世間常道,使佛法能更親近於人間、應用於人間;一方面,在倡導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的同時,也不忘超越於人間,以人成趨向佛成為究竟目標。換言之,是既要相即於世俗之學,又要超脫於世俗之學。 2022.5.4(三) 證嚴法師曾形容人倫道德「一如推動星球運轉之力」 [*] ,無形無相,但確實存在,而人心社會之所以浮動不安,便是因為未能依於人倫軌道而行。而從證嚴法師在《有禮達理》一書中,將禮分成「自然法則」、「人倫章法」、「持戒攝心」、「風俗習尚」四個面向可知,人倫之理跟自然法則一般,都是常道常理,只是一者於天地、一者於人間,分別作用在不同領域而已。 [*] 釋德𠆩,〈職、責、權三者之中,「責」為最重要〉,《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13年春之卷》,2013.4,頁408-409。 2022.5.5(四) 慈濟是一個​​傳統價值鮮明的團體,也因此向來對新的倫理議題,多半保持迴避的態度。可以理解的是,這些議題往往牽涉甚廣,不好拿捏,但以作為積極復振傳統倫理與美德的社會教化團體來說,慈濟或可嘗試就這些議題,提出自身的立場與觀點,給予一般大眾不同的啟發,以積極參與取代消極缺席。這不但是對外向社會推廣傳統倫理,對內也是在團體中注入新的活水與刺激,與新世代接軌。 2022.5.6(五) 佛教重視理性,本身就是一有著明顯哲學性格的宗教。佛教最基本的法義「緣起」,即是佛陀在理性的思辨與直觀的體悟中,所通達的必然法則。因此,佛教有「如理作意」,所指的便是對一切正法、一切因緣的理性思擇;反之,「非理作意」,即是「不能解了而不思惟」 [1] ,因不解了、不思惟,而導致了無明和煩惱 [2] 。因此,「正思惟」(理性的思考)有助於「正行

每日小記(46)

2022.4.25(一) 佛教雖以出世的解脫為目標,但實際上,卻是從世間的倫理實踐出發。 如佛法中有勝義、世俗二諦,勝義諦是佛法追求的出世真理,世俗諦則是世間約定俗成的共理共識。二諦的關係,不僅是《中論》說的「若人不能知,分別於二諦;則於深佛法,不知真實義」,勝義諦與世俗諦乃相即不二;更是「若不依俗諦,不得第一義」,違逆世間常俗認知,亦不得勝義諦之要義要領。此外,印順導師亦曾寫到佛化的道德,必須在「自增上」、「法增上」與「世間增上」三者間完成,其中「世間增上」的指出,同樣在提醒世間常情價值的重要,是佛法修學必經的途徑。 2022.4.26(二) 然而,佛教倫理雖與世間倫理相通, 但卻又不完全等同世間倫理;或說雖重視世俗諦,卻不僅停留於世俗諦。印順導師解析佛教倫理與世間倫理異同,認為兩者無庸置疑均立基於慈悲,但差異在於,佛化的道德,建立於般若──無我智的磐石;是破除私我,掃蕩執見的特殊智慧;不論菩薩的發心、佛教的慈悲,都必要從無我智、從通達實相法性的體會中所透出與升發而來 [*] 。 [*] 參見印順導師,〈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〉,《佛在人間》,正聞,2019.7,頁319。 2022.4.27(三) 人間佛教強調人間性、社會性,因此更重視人的品德、社會的品德,這當中舉凡一切關乎道德觀念的養成,如是非善惡的明辨、行為準則的判斷、品格教育的引導等等,都是人間佛教所關切的。印順導師便曾說「學佛即是道德的實踐」、「真正的學佛,就是從一般的道德實踐起,進步到最圓滿的道德生活的完成」 [*] ,由此均可見人間佛教對世間倫理、道德規範的重視,是以人(格)成即佛成、即人事而成佛道為基本的處世準則。 [*] 參見印順導師,〈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〉,《佛在人間》,正聞,2019.7,頁306、320。另在〈從人到成佛之路〉中亦提到:「特別是在這個時代,應該先修人法——不離家國的人間正行,從人直向佛道,以免世人的誤會。現代眾生的根性不同,尤其是中國人,重人倫,所以中國佛教徒,更應該從人倫道德做起。人間正行修集增長,佛道因行的功德,也一天天增長,會漸近成佛的境界。」(CBETA 2022.Q1, Y14, no. 14, p. 134a5-8) 2022.4.28(四) 中國人情中,尤重人倫,人倫指人與人相繫的秩序,不同的人際關係,便有不同的角色本分與倫理責任,此依循的準繩即「禮」。如《晏子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