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

意識型態

(一) 意識型態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感觀、認知、詮釋的方式,它是觀點、概念、思想、價值取向等要素的總和。 某種程度上,宗教也是一種意識型態;而佛教,則應該是一種「打破意識型態」的意識型態。 (二) 般若的「蕩相遣執」、中觀的「破而不立」、禪宗的「誰縛汝」,乃至我們常聽到的「放下執著」、「取而不著」,其實都有這種打破執取、刻意消解一般思考模式的意涵。 (三) 意識型態的堅守,也同樣是一種束縛;而佛教的超越性,即在於即便是善的、好的意識,也不固守,因為它同樣也在緣起法則之中,一樣會隨著因緣的聚合,而有生有滅。

硬筆心得隨寫(三)

(六)放鬆出力的三個方法 這幾乎是很多新手會遇到的問題,尤其是剛調整握筆姿勢後,筆自然是不容易拿穩的,筆拿不穩就會用力;但一用力,往往沒寫多久,手就會痛會痠。其實筆是很輕的,要拿得穩,重點是在手部肌肉的「協調」,而不是「出力」。 不過,講起來這應該也算初學、短暫的過渡問題;好像我們剛開始學開車,會把方向盤抓得又牢又緊,但只要時間一久、累積的經驗有了,其實也就自然放鬆了。 我自己的經驗倒是有三種方法,可以幫助調整寫字的出力: 一、有意識的自我提醒: 這是心理上的,跟有意識的留意文字的結構、筆劃的安排一樣,每下筆就提醒自己手要放鬆。 二、手掌的伸展: 這是身體上的,每寫幾個字或幾分鐘,就把手掌張一張,一方面是重新調整出力;一方面是中斷、暫停一下,不要讓肌肉愈來愈緊。 三、先用「出水量較大的筆」或「卡式毛筆」當作熱身: 用出水量大的筆或毛筆,相對出力就會變小。我有時開始寫字的前五分鐘、十分鐘,會用這兩種筆當作熱身,之後再去拿一般筆時,下筆的出力便會自然放鬆了。(這個方法,推薦過給幾個人,回饋的效果都還不錯) *出水量較大的筆,可選擇:巨倫A-1350油墨中性簽名筆(1.0mm)。 *卡式毛筆,可選擇:Pentel XGFKP / XGFKP3。(卡式毛筆只是因為比較方便而已,一般毛筆也可以)

寫字,毅力的養成

分時間、工具、心態、行動四個方面來說,還有一個重要的後記。 (一)時間:每天的練習 時間不在長短,少至一天五分鐘、十分鐘都好,像運動員要維持手感一樣,寫字時手部肌肉的協力協調,也是一種身體的記憶;每天練習十分鐘,會比一星期只有一天但寫一小時的效果更好。而且以我個人經驗,習慣的養成,最好要「每天」執行,間隔時間不要拉得太長。(我之前練字,是每天一小時;這一兩年,則是每天半小時) (二)工具:用記錄激勵自己 過去我是用一張年曆,有完成功課時,就在當天日期打勾。沒能完成時,就找其它的時間「後補」,目標便是把這一年每一天全部打勾就是了。(對,是可以後補的,我也有過很多失敗的經驗,若沒有「後補」的彈性,通常只要停個三、四天,接下來就會放棄了……😆) 最近我則是發現了一個app: Productive ,它的簡介是「協助您建立正面、改變生活的習慣規律」,雖是要付費的,但我一試用就愛不釋手,每天把當日功課劃掉,然後看著自己一天一天持之以恆、今日事今日畢的記錄,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。(我現在每天的功課,是三項運動、論文、寫字、閱讀、日記,就這七件事,它可以分項記錄和統計) (三)心態:想法的調整 說心態,可能抽象了些,但可以舉個例子。基本上,我們都會每天洗澡吧,而且不管有沒有毅力的人,都可以輕易做到。那為什麼不用刻意去練習和養成,我們就會每天完成它呢?說穿了,也就是心態,心裡上就認定它是每天「必須」要做的事,所以它「自然」到我們不會認為每天洗澡是件很有毅力的事。而寫字的習慣若要養成,基本上的心態也是要調整到如此,或在重要性的排序上,把它視為優先,也就是說它甚至不需要什麼理由,就是每天要做的事就對了。(目前我每天的七件功課中,運動就是第一序,排在論文、工作之前;而這半年,我只有四天沒有完成運動記錄) (四)行動:隨時開始 其實,過去我一直不覺得自己是個有毅力的人,是到這幾年,才開始發覺自己有這方面的特質。這每天做一點一點小事的功夫,便是寫字帶給我的。而這幾年的心得,就如同有一句話說:「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」,毅力的養成也是如此,「你不需要很有毅力才能開始,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有毅力」,毅力其實是在過程中培養、練習出來的。 *重要的後記: 寫完以上之後,總覺得還有些部分沒能表達,它是在毅力養成之外的,但卻是我更想傳達給大家的。其實任何的特質,都是相對的,沒有

對話的啟發

(一) 孩子愈大,對話的方式也應是跟著調整的。當他們自我意識開始成型,我們也應漸漸明白到,他與我同樣是一個「會有自己想法」的個體,這時我們要做的,或許不是單方面地告訴他「我認為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」,而更應該是讓他明白每一個選擇所要「面對」和「承擔」的,並學習謙卑地尊重他的想法。 事實上,我們所走過的路,能提供的也只是如此——作為一種生命經驗「參考」的data和information,「分享」給另一個生命。 (二) 不論幾歲,只有「自己」有感而發的體會和領悟,才有力量和實質的意義。這個體會和領悟,無關乎他現在成不成熟、是多大年紀,他的體會就是他對自己「當下」生命狀態的「回應」,那才是「他自己的」,和他願意心悅誠服的。 (三) 我們需先放下「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」的架勢和不對等的預設,在雙向的互動中,我們何嘗不是透過他們的眼光,來帶領我們看見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價值,打開另一扇生命的窗。而不論是他們對我們、我們對他們,彼此為對方提供的,都是自己無法體會的另一種人生風景。

雜感

(一) 很多年前,曾有同學在生活營問我,最適合年輕人的修行方法是什麼?我回答他「保持開放」,我那時沒有深論,他可能也不太清楚我的意思。大致說來,我想講的是,不用因為加入了慈青,就好像開始要進入什麼「修行戒備狀態」似的。我更鼓勵同學的是,多看、多想、多接觸,什麼活動、什麼議題、什麼觀點都是,然後在這些過程,學習保持開放的心胸、不帶預設的觀察、換位的思考。 這些跟修行有關嗎?看似無關,但其實「保持開放」的本身,就是一種修行---平等、容受的修行,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佛教的「慈悲」,也是從對平等深刻的觀照而來。 (二) 我總經常在想一個問題,為什麼人愈修行,能接納的東西反而愈少?一個人有信仰,固然是好的;但信的真切,有時便也難免信得牢不可破、信得無法鬆綁。而宗教本不是應該幫助我們更加理解、更加接納這個世界嗎?怎麼反而變得是格格不入,這個也看不慣、那個也看不順眼?我們有沒有發現,經常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能包容、接納的事物反而愈多,也愈容易開啟對話、溝通的可能? (三) 高標,就是修行嗎?這個大家可以想一想;亦或者真正的修行(尤其是真正的慈悲),其實是沒有任何條件、沒有任何預設的?

硬筆心得隨寫(二)

(四)寫字力道  如何控制寫字的力道,應該是很多練字的人會有的疑問。我倒是之前聽過一個說法,覺得還蠻貼切的,是「像拿著樹枝在沙灘上寫字」,只要輕輕畫過、帶過就可以了。  而我自己的感覺,是找到筆跟紙的最小摩擦力,用「溜」地就好了。  (五)寫字工具  原子筆:  ZEBRA:Piccolo FINE 0.7  SKB:SB-202 秘書型原子筆  (ZEBRA比SKB品質穩定,我現在都用ZEBRA比較多)  鉛筆:  STAEDTLER:110 紅武士 HB  紙:  iPaper(開數大小有很多,自己選適合的)  有的人問鋼筆,但我練硬筆字,就是從最簡單的「原子筆」和「鉛筆」入手,鋼筆的學問太多,筆、墨水都是,花費也不少。而我向來喜歡簡單的東西,所以也就從最簡單的方式入手,先不讓自己在工具的選擇上花腦筋。而且說真的,光原子筆、鉛筆,就很好用了!

硬筆心得隨寫(一)

(一)寫字vs.練字   「寫字」跟「練字」不同。「寫字」,可隨心所欲些,既不論美醜、也不用在意成效,靜心當下完成一筆一畫即是;但若想「練字」就不同,練字不是一直寫、一直寫,而是每次下筆,都要把眼力、手力、心力,放在每個字上。 
  不論寫字、練字都好,就看自己的需要是什麼。而之後「硬筆心得隨寫」,則偏重在「練字」方面。與同學每週的聚會分享,也大致會順著這些隨寫心得。  
 (二)握筆姿勢   我初練習硬筆字不久,就發現寫一段時間後,手容易僵硬痠痛,那時就決定先從調整握筆姿勢開始( 這篇教學 ,是我覺得不錯的,也是唯一保存留下的)。當然要對抗長久以來的執筆習慣,並不容易;因此初調整時,若覺得手會抖、筆不穩,也都是正常的現象。 
  關於握筆姿勢,最重要的是手能靈活、放鬆,嚴格講起來,也應沒有哪個姿勢是最正確、最好的。這倒不是說各種握筆教學,就沒有參考價值;而是與其尋找「最正確」的,倒不如說要嘗試出「最適合」自己的。 會這麼講,是因我看過各種書法執筆,不論直的、斜的、捏的、握的、懸的,因人而異,但一樣都能寫出好作品。因既有多數的通則,也就有少數的特例,因此倘若覺得自己的握筆姿勢,既能順手,也無不適,倒也不見得一定要勉強跟隨所謂正確的、標準的。 (三)拿得「穩」≠拿得「用力」   握筆姿勢另有一重點,是筆要拿得穩。筆拿得穩,才能寫出穩定的筆畫。但拿得「穩」≠拿得「用力」,試想手若是緊繃,怎麼能寫出好字?又怎麼會想常常練習? 
  其實不只寫字,任何技藝的表現,最終講的都是要「放鬆」,放鬆才能游刃有餘地發揮。而小時候,書法老師總會不其然走到同學身邊,把毛筆用力一抽,用此檢驗握筆是否「夠力」的作法(不讓老師抽起來才算合格),個人是覺得有待商榷的。

罷韓有感

(一) 投票結果,讓人意外,原本以為不低的門檻,應是無法過關的。 這個結果,有人認為是假藉民主、踐踏民主、羞辱民主,是台灣之恥;也有人認為是民主發光、民主印記、民主新頁,是歷史時刻。其實,民主的本身,就是去接納社會存在不同的聲音,如李文亮曾說的:「一個健康的社會,不該只有一種聲音」;因此,倒不用去爭辯是「退步」還是「進步」,相反的,便是因為兩種聲音都有了,有正有反、有左有右,這才體現了民主的精神,讓人更珍惜身處的是一個健康的、多元的、開放的社會。 (二) 「這個結果值得所有從政者警惕,面對選民付託,要永遠心存感謝,更要戒慎恐懼,在民意之前,我們必須謙卑。」柯文哲這番話,令我印象深刻。我想這句話,不只用於從政,用於商道、用於為學、用於做人處事,「心存感謝」、「戒慎恐懼」、「必須謙卑」,都是一樣適用的。 (三) 二戰期間,邱吉爾率領英軍及同盟國力抗德國納粹,最後反敗為勝,打贏二次世界大戰。當時的邱吉爾,帶領英國經歷最困難的時期;但二戰後的首次大選,英國人民卻未選擇邱吉爾所屬的保守黨,使邱吉爾因此丟了首相職務。邱吉爾卸任時,留下了一句至今仍傳頌著的政治名言:「對傑出內閣首相的無情,是偉大城市的象徵。」這句話,也曾被1998年競選連任台北市長失利的陳水扁借用為:「對進步團隊的無情,是偉大城市的象徵」。 罷韓案的結果或許很難令人接受,但這就是民意多數決的結果。此時想起了邱吉爾的名言,不知是否能提供韓支持者,另一個觀看與安慰的視角?

有原心,小確幸

早上看到他在fb上寫了一則簡短的文字,謝謝有原心,一早就收到書了…… 事情是,昨天早上接到他的電話,說是要為過世的阿嬤助印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,阿嬤的告別式在星期日,他希望能在這之前收到,運費要加收多少,他都可以補……我感受到他的心意和掛慮,告訴他沒有問題,中午前就會幫他寄出。在郵局,我算了算時間,便利箱的運送,在星期日前到達,應是沒有問題,但後來還是決定再加價以「當日快捷」的方式寄出。 其實,這不過是有原心日常工作中,再例性不過的一件事。但一早看到他的貼文,心裡還是熱熱的,也好在自己昨天寄出前,有多想了一下。這個多想一下,卻讓彼此在互動中,都感受到了對方的心意,多麼的美好。 有原心的工作,常常便是給我這樣的感受。尤其是今年開始,不論是收到一般社會大眾,或矯正機關裡來的鼓勵和支持,每一封、每一則都在我心裡盤桓甚久。我常常會想,他們為什麼願意這樣無償地捐獻;或者說,助印的機構那麼多,而他們為什麼選擇了有原心。每每想到這些,都讓我一再地提醒自己,每一筆的單子、每一次的回饋,雖不到說是什麼「託付」,但「信任」總是有的,面對這每一份信任,我都應該戰戰兢兢,確實落實,並將這些資源,繼續做更好的發揮。 很多話,總是想說的多,卻說出的少。有時很想在有原心的fb上說說,但又覺得似有些矯情,或者好像在打廣告般。因此,我能做的,其實就是用心處理每一筆單子,盡可能地滿對方的願、滿對方的期待;因為有原心的成長,其實也就是來自背後這每一位的有心人。 我常常想到 陳爸的親筆感謝信 ,那種心意,我想我是能懂的;想還的都是那份對遠方人,心底甚深的感謝。

安貧樂道

(一) 我們的教育引導孩子,要有好的學歷、工作,才能有好的生活;因此它的任務,便是帶領我們完成這些目標。然而,教育有沒有可能帶領我們認識的,不在別的,而是生命的本身? 它不作為器用,相反的,是強調原點,更甚於目標;是告訴我們如何沒有好的學歷、工作時,人一樣能有好的生活。 (二) 難的不是「去貧」,而是如何「安貧」;沒有好的學歷、工作、名利、地位時,人一樣能有好的生活,便是「安貧」。 「貧」,未必是物質的匱乏,而是生命素樸本質的回歸,由此去體會何謂「安貧樂道」。教育所該引導的,或也是如此。

雜感

(一) 「緣起」作為佛教的核心思想,它其實是相當理性的。它告訴我們客觀的事實——世間的一切,都是因緣條件下的和合離散,這是我們無法掌握的;而我們能掌握的,只是如何去面對這些事、回應這些事。 (二) 緣起的思維,即告訴我們每時每刻不在變動中,所以沒有事是「一定」要怎樣的;心能自在地適應世間一切的變動,應就是修行。 (三) 「一定」,帶出的往往是對錯價值的判斷,應該這樣、不應該那樣…… 但更純粹來說,心其實是一種「感受」,無關「對錯」,是非對錯是後設添加的,只是通常我們著重後者,多於前者。 而修行真正要調御的,其實是「感受」,不是「對錯」。 (四) 佛法的根本,立基於無常、無我、無生。或可這麼說,佛法講的不是一套「道理」,而是一個「方式」——把事情看清楚的方式;這個方式,是以「解構」的觀點,來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。 (五) 佛法的「放下」,是「心態」,而不是「行為」。

夢想的3Q

Q: 如何讓「興趣」變「專業」? A: 興趣不會變專業,「努力」才會變專業。 Q:「努力」重要,還是「機遇」重要?
 A:機遇重要;但努力會讓我們擁有更多機遇。 Q:人生只有一次,「現實」與「夢想」應該選擇哪一個? A:這是「比例問題」,不是「單選問題」。比例問題的意思是,不是只能A或B,而是A與B怎麼搭配。 *【學長姐的3Q會客室】本週值星回答同學問題內容。

非常時期

(一) 「一人之身,而百工之所為備」,生活在現代社會,我們是彼此成全,也彼此奉獻。 非常時期,許多行為,從寬而言,並非不能理解;但想想那些第一線人員的身影,我們一時的玩樂,對他們而言,卻可能是生命風險的承擔。 (二) 能幫助台灣社會度過這個難關的,未必是口罩、酒精,而是每個人的公德心和同理心。 口罩、酒精,徵召國家生產線,一時片刻,便不難有;但公德心和同理心的建立,卻往往需要好幾個世代社會氛圍的累積和養成。 (三) 當我們在思考人權和自由時,尤其是現下的非常時期,也可以想想,與其說「天賦人權」,倒不如說是「國賦人權」。人權和自由,是安定的國家才給得起的;沒有安定、安全的家園,人權和自由,還有「實質上」的意義嗎? (四) 人都是珍視自己的,非常時期,也不是期待每個人都「捨己為人」;但最起碼的是,想到自己時,也「同時多少」想到別人。 (五) 法律跟道德,一個他律、一個自律;一個是公權力的介入、一個是良知的自覺,兩個都是維持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,但一個是「底線」、一個卻是「期許」。 非常時期,一件事,不是只考慮法律上「能不能做」,而是道德上我們「該不該做」。

廢死的一些想法

(一) 比起「廢死」,我更重視「更生」;應是先有更生教育與相關措施的完善,再來討論死刑的存廢。 (二) 當社會重大案件發生時,這時大家最重要也一致的聲明,當是「譴責暴力」,即便廢死團體也應是如此。 (三) 死刑牽涉的範圍甚廣,但事實上,其中某些議題離一般民眾太遠,人民想要的,只是「一個安全的家」,一個生活平安、家人出入平安的家;而不需要多崇高理念、形而上的烏托邦。 (四) 理念不是不可談、不值得去努力和期盼,而是愈敏感、爭議的話題,愈需要傾聽社會的情感和聲音、學習跟大眾溝通;再遠大的理想目標,沒有民意的理解和支持,最終都容易流於空談。

黑巧克力的聯想

(一) 純黑巧克力雖然對人體有許多好處,但卻因為它的苦味讓人卻步。於是,廠商為了讓它更有親和力、更有普及性,便開發了各種不同的口味。如此一來,巧克力雖然沒那麼精純,但卻讓更多人容易接受,享受到它的美好。 其實許多東西都是如此,原汁原味固然最好、最素樸,但往往也最粗澀、最難以進入;而經過再製的,雖未能全然「忠於原味」而有所增添,卻往往更具風味和創意,也更能獲得普羅大眾的喜愛。 佛法一路以來的演變,或可如此比喻。 (二) 黑巧克力雖然精純,但卻因苦澀,不像牛奶巧克力普及和討喜;也就是說,有些時候,原味也需要適度的調合,尤其是必須考量市場性和接受度時——其曲彌高,就難免其和彌寡。 佛學思想的流變,其實也是如此。例如,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四個字,在初期佛教經典,被喻為「四顛倒」,是我們對有為法執著的四種謬見,即「於無常執常、於諸苦執樂、於無我執我、於不淨執淨」,而此四顛倒,也是四念處所首要對治的;[1]但到了佛教後期,經過不斷地演變與再詮釋,「四顛倒」則轉化成了「涅槃四德」,變成了「無生滅、無煩惱、無束縛、恆常清淨」大乘涅槃所具足的四德。 雖然,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究竟應作「四顛倒」解,還是「涅槃四德」解,才更能符合佛陀法教的原意,總有不同立場的討論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經過轉化後,具正向、積極意涵的「常、樂、我、淨」,其實是為更多佛教徒所接受和嚮往的。 ------ [1] 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:「此四念住如次,治彼淨、樂、常、我四種顛倒。……總觀所緣,身等四境,修四行相,所謂:非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」

《不完美的正義》觀後

(一) 電影改編自書籍 《不完美的正義》,因時間篇幅有限,電影僅以書中單數章的「華特案」為題,但少了書中雙數章作者為許多弱勢族群的辯護案例後,電影比較像是「不公平的正義」,而非「不完美的正義」。 (二) 書籍原名 Just Mercy: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,中譯:《不完美的正義: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》,一直覺得書名「不完美」翻的很好,作為一種消除不義的伸張,正義一方面代表著「公平」,一方面也代表著「善後」和「補償」。然而,不論公平、善後和補償,都是一個十分難以定義的標準,就我、就你、就社會大眾,因著每個人不同的背景、立場,從來就有不同的想像和期待。因此,與其說「正義」是一種「公平」,不如說是一種「公約」,我們在這些參差不齊的設想中,取一個多數的公約值,作為「約定」的標準。既是多數的、約定的、處遇的,正義的本身,其實便很難「完美」——它難以面面俱到,也很難盡如人意。 (三) 不論「不公平」或「不完美」,都可作為討論正義的方式。前者偏向一種「伸張和訴求」,是法庭上評價、審判的理性工具;而後者卻是「理解和修復」,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可連結、可呼應的共感。「不完美的正義: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」——正義作為一種人類社會至上的理念,它引領我們看見的,便應該是這種高度,乃至溫度。 (四) 正義看似一個很「硬」的議題,但其實關鍵在我們用什麼眼光、心態,去詮釋出它的「柔軟」。

靜思家風的承襲與轉化

不同於傳統佛教叢林,多是依善信居士的供養來維持,慈濟證嚴法師自出家起,即發願不受供養、自立更生。而此「克己、克勤、克儉、克難」的自律精神,不但是證嚴法師出家時的初衷,也是慈濟五十年來一貫的堅持、「靜思家風」的核心傳承。 靜思家風的承襲——百丈清規 返本探源,此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理念精神,可上溯至唐朝懷海禪師的《百丈清規》。中國佛教在唐中期後,相較於城市佛教常遭儒生批評,山林佛教反而因此迅速發展,僻處山林的禪院、自耕自食的禪僧,遂逐漸成為當時佛教的主導形式,而這種型態的變遷,直到懷海禪師制定了使之理論化、制度化的《百丈清規》,總結了自惠能以來佛教發展變化的積極成果,方使得佛教的山林化、平民化成為不可逆轉的方向,因此《百丈清規》不但被視為教規改革,也可說是一次影響意義深遠的佛教革新。[1]而此部樹立禪宗修行制度的生活清規,內容除援引佛教戒律為依,對禪宗僧團的組織基礎、相關制度,均作了明確規範,同時也相當採納了中國文化民情,其中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的勞動提倡,即是順應中國農耕生活,[2]同時也為轉化一般社會對僧人「不事生產」的普遍負面印象所應運而生。[3]聖嚴法師便指出,禪者自耕自食的勞動生產,既能適應中國人的社會環境,又不違背釋迦牟尼佛所傳的佛教精神,反而更能有效地把佛陀教化世人的根本精神,從現實的生活之中,表現出來。[4] 靜思家風的轉化 由此可知,不論是《百丈清規》或靜思家風,其中一部分的出發動機,都在於僧團氣象的改革、僧格的提升。然而慈濟除了自食其力的農禪精神,又在《百丈清規》的基礎上,開展成一種具身分象徵、情感歸屬意義的「家風」。這點從證嚴法師曾開示道,「靜思精舍是慈濟人的後盾,而精舍師父們所做的每一種手工,既是照顧自己,也是照顧每一位慈濟家人的方式」中可知,證嚴希望的靜思精舍,並不只是一處「自立更生的道場」,同時還要是一個「無微不至的家」。從「清規」到「家風」,意即它不只是衡量衣食用度的「理性工具」,更深一層的意義也在於,還是牽繫著慈濟大家庭的「感性共識」。 慈濟在這些理念精神的傳承中,融合向來重視的人情質素,進一步將「修行清規」轉化開演為具情感意義、身分認同的「宗門家風」;亦可說靜思家風是在佛教中國化、現代化中注入懷舊的風情,既是與時俱進、隨宜演化,但另一方面所鏈結的,卻又是一股濃濃復古的人情。 ------ [1] 謝重光,〈

《葉問4》觀後

(一) 武術是中國的特色,但中國卻是一個講「和」的民族,這就給了中國武術電影另一種深刻的內涵。「武德,仁也」,習武最重要的是那份推己及人的人品修為,貴在人和,不爭之爭。因此看中國武術,便不單只是動作片拳腳的精彩,還有一種中國人所嚮往的底蘊——武德仁心、內斂含蓄的品德境界。 (二) 電影《霍元甲》與《葉問》,都不約而同講到了習武的初心與目的,葉問說練武的初衷,是為了公義;霍元甲則說是為了克制自己的好勝心。作為一代宗師的兩人,葉問的「為了公義」是「不怯戰」、霍元甲的「克制自己」是「不好戰」,既要不怯戰,又要不好戰,可知武學與武德的兼備,方是中國武術強調的內在精神。 (三) 因為這樣的精神內涵,中國功夫便不只是四肢發達的拳腳運動,也是一種處世態度、人生境界的修養;如同《葉問4》最後,葉問在教兒子葉正打拳時,畫面帶過家中所掛匾額「武以載道」,這安排在完結篇最後出現的四個字,應也是《葉問》系列電影最終欲傳達的核心——武術,作為一種人生之道的修練,亦是道器。

印象深刻的教育方式

一次一個社會議題的志工會議上,中間空檔時一位公民老師跟大家閒聊,說班上一個女同學來找他,原因是女同學覺得班上有位A同學很可憐,經常被大家排擠,但女同學因為怕得罪多數勢力,不敢站出來為A同學說話,更擔心若強出頭,自己說不定也跟著被排擠。但僅管裝作視若不見,女同學心裡卻還是很過意不去…… 我原以為公民老師的回答,大概是霸凌同學是不對的、要有正義感、要跟老師報告等等,結果他告訴女同學的卻是,「這就是一種選擇,妳若為A同學伸張,那確實有可能被排擠;而妳當然也可以不動作,那要面對的便是自己良心的譴責。事情沒有標準答案,就看妳選擇的是哪一個、準備面對的是哪一個。」 我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否符合教育工作的標準,但卻是我聽過印象最深刻、最寫實也最開放的回答。離開了課本、離開了校園,我們愈是發現很多的現實情境,並不是我們所學的只有對或錯的答案。是與非、對與錯,有時交錯、有時重疊,也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相反的;而難的從來不是是非對錯的判斷,而是抉擇的勇氣和情境的處理。 是非對錯可以一下子截然兩分,但抉擇的勇氣和情境的處理,卻需要因時、因地、因人、因事不同的回應。而公民老師所做的,只是引導女同學跳開既定的框架,沒有想對想錯的問題,只有怎麼想、怎麼主張的衡量,並讓她從這個過程中,去觸發、抉擇自己的行動。 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,這點無庸置疑,但「正確的引導」卻未必等於「絕對的答案」。當然,引導思考不如下指導棋快速,思考需要經過消化、沉澱,甚至是時間歲月的累積,但學習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,關懷的格局便也愈寬廣,相對的,人生也愈寬容。 我想公民老師便是想將孩子的思考,拉開到另一種視野。事情沒有絕對,只有你怎麼選擇,和怎麼面對你的選擇;而這樣的思量與取捨,不也更近於多數時我們所遭遇的真實人生情境?

深心平等

(一) 佛教的慈悲,不是賞賜、給予,也不只是心地的柔軟和善良,還有一份對平等的深觀。因為平等、自他沒有分別,所以明白我的快樂,也是你的盼望;而你正經歷的痛苦,一樣是我害怕面對的。 我們雖有身分、角色、際遇的不同,但一樣的尊貴,卻也一樣的平凡。尊貴的是,我們都帶著覺悟的可能,「再來人」與「未來佛」並無不同;平凡的是,任誰都躲不開緣起緣滅的法則,王公貴族、販夫走卒,最終同樣的句點。 (二) 平等、無分別,既是空性思想中一個重要的特質,同時也是開展慈悲的基礎。 佛教的「慈悲」,是從「平等」中升發的情感,這也是它與一般我們所理解的「愛」,最大的不同。 (三) 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除了教導我們的是慈悲心的培養和實踐,其中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意義,便是平等心的開展。 很多時候,放下施受之間隱微的優越我慢,遠比我們放下對財物或一切所施物的執著,還困難得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