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與指導教授討論論文大綱,老師看過草稿後,覺得應降低宗教性、增強學術性,並檢視了一次我的用詞和想法。雖只短短一小時,卻是很好的學習過程,等於直接刺激換位的思考和著眼的角度,同時也是訓練自己對盲點的偵測和敏感度。而這也是我一直希望學習的,跳開局內人(insider)的眼光,以局外人(outsider)的觀點,來看待宗教、討論宗教。
在這個過程中也發覺,相較於微觀細膩的觀察,自己是比較偏向於以宏觀、大方向大格局的視角,作為討論的切入點。這似乎也呼應過去讀書,喜歡社會和歷史;和向來思考、寫作習於「化零為整」的傾向。
在這個過程中也發覺,相較於微觀細膩的觀察,自己是比較偏向於以宏觀、大方向大格局的視角,作為討論的切入點。這似乎也呼應過去讀書,喜歡社會和歷史;和向來思考、寫作習於「化零為整」的傾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