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/孩子的書屋官網)
陳爸過世三個月了,跟他只有一面之緣,卻不知怎的,總在心裡不時想起這個人。
知道陳爸是在2016,小燈泡事件的那一年。他寫了一篇文章【小燈泡】,讓我印象很深刻,於是便接著認識了他、認識了孩子的書屋。後來一回就應著活動的機緣,到書屋參訪。
那是我第一次到台東,黑孩子黑咖啡大致完工,準備進入試營運階段。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環境,和他們來到這裡的原因;說是工作人員,其實也多是20幾歲,甚至是20歲不到的孩子。這群孩子的共同點是都不愛讀書,被學校教育邊緣化;再者是家庭環境都有些沉重,不一定是經濟壓力的那種沉重。
然而,不知是原住民樂觀的天性使然,還是這年紀畢竟感受不到人事的重量,在他們身上其實看不太到背後故事的影子。只是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過,不知自己要幹嘛,也不知自己能幹嘛,接著便遇上了陳爸。陳爸說,不愛讀書沒關係,那就蓋房子讓別的孩子來讀書,於是,就這麼帶著他們,蓋起了一間間「孩子的書屋」。「孩子的書屋」,也因此有了兩層的意涵,既是一間能讓孩子來這讀書的書屋,也是一間由孩子自己蓋起的書屋。
「子自教、弱相扶、屋自蓋、經自濟、政自治」,後來書屋各方面的發展,都是來自這個概念,黑孩子黑咖啡也是如此。
活動那晚,陳爸來到小木屋,與大夥兒坐成一圈。大家自我介紹、講講心得後,陳爸也講了一些他與孩子們、與書屋的故事。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談過程中的困難,「每個孩子都是別人的孩子,就到處是問題;但每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,就通通不是問題!」我想這應該既是他二十年來的準則,也是動力。一句言簡意賅的話,便把走過的心路歷程,化成了雲淡風輕。
這就是「陳爸」,大家都如此喊他。但其實比起「爸爸」,我覺得他更像一位「大哥」,帶點江湖義氣的那種,如同他自己說過的:「書屋的緣起其實只是路見不平,只是這刀一拔,就找不到放下的理由了。」這個路見不平,也彷彿他在【小燈泡】一文裡的直言:「一群大人把孩子弄壞,另一群大人再盡力撻伐或隔離這些壞孩子,除了推諉和藉口,就是沒有人願意伸出手去拉這些孩子一把。」重讀這些話時,我都覺得陳爸如在眼前,感受得到那份長憂與慨然。
陳爸走後,台北101點燈「謝謝您們的愛」,象徵最高敬意。我想陳爸對臺灣社會的貢獻,除了是那些實質幫助過的孩子與家庭;最重要的,還是一種典範的啟發,也是這種啟發,讓他的離開,留下的不只是悲情,還有許多讓人可想念、可細數,細膩而豐富的點點滴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