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倫序即禮序


人倫是儒家思想中,最重要的倫理基礎,也是華人社會幾千年傳承中最核心的道德價值。它由禮法擔崗,是人與人之間關係、互動的準則,也是社會秩序最基本的框架。人倫與禮法是相繫的,人倫的表現在禮,而禮的內涵在人倫,如《晏子春秋》中,君令臣忠、父慈子孝、兄愛弟敬、夫和妻柔、姑慈婦聽,為「禮之經」;君令而不違、臣忠而不二、父慈而教、子孝而箴、兄愛而友、弟敬而順、夫和而義、妻柔而貞、姑慈而從、婦聽而婉,為「禮之質」,[1]或《荀子》〈致士〉篇:「程者物之準也,禮者節之準也;程以立數,禮以定倫」。可見,不論是禮的內涵或對象,都與人倫密切相關,是由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等人際關係中合宜的應對進退,構成了禮的行為規範。

在證嚴法師的禮法觀念上,亦特別重視人倫。在其所著《有禮達理》一書,談禮的其一面向,便是「人倫章法」,是由正名分、守本分,規範起人際之間合宜的相互應對。因此,證嚴法師談禮,總是放在「克己復禮」的脈絡下來談,強調欲復禮,當先克己,當中克己所指的,無非人倫本分的實踐;而當人人能各安其份、各行所宜時,所展現出來的和諧秩序之美,便是禮。如其在〈克己復禮──回歸禮儀社會〉一文談到:

孔子認為禮樂制度是恢復社會穩定的良方,期能以「德」導向,在禮壞樂崩的亂世中,重建「長幼有序、上下有愛」的禮儀社會。

這就是我常說的「守本分」。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責任。例如男眾,在家庭中扮演父親的角色,要盡好為人夫、為人父的本分;年輕人要懂得孝順父母、尊敬師長、用功讀書,盡好為人子、做學生的本分。人人守本分,就是有禮、懂禮、行禮的表現。[2]

可見,「禮者,人道之極也」,盡人事即顯禮,如朝鮮哲學家丁若鏞對「克己復禮為仁」的解釋為:「仁者,人也,二人為仁,父子而盡其分則仁也,君臣而盡其分則仁也,夫婦而盡其分則仁也……凡人與人盡其分,斯謂之仁」。[3]意即克己復禮為仁,而仁無非人人各盡其分。禮的概念,其實是緊扣著「敦倫盡分」,由每個人善盡本分之責而來的。

對證嚴法師來說,此倫序非但等同禮序,也等同自然之序,[4]如其曾形容人倫道德「一如推動星球運轉之力」,無形無相,但確實存在。[5]意即人倫之禮,無異於天地之道,此與《禮記》中說:「夫禮者,經天地,理人倫」,或朱熹解釋禮為「天理之節文,人事之儀則也」一般,都是將禮與天理、與人道劃成等號,等同自然秩序、人倫日用來理解。在此脈絡下,可說不論是禮的秩序、自然的秩序、人倫的秩序、社會的秩序,對證嚴法師都是密切相關,而同時運行的。

相關文章:「通情」而「達禮」

-----
[1] 《晏子春秋.景公問後世孰將踐有齊者晏子對以田氏》。
[2] 釋證嚴著,〈克己復禮──回歸禮儀社會〉,《禮儀之美》,時報文化,2007.1。
[3] 丁若鏞,《論語古今註》,卷 6,頁 453-454。
[4] 如證嚴法師曾開示道:「中國固有的倫理道德觀念,是維繫社會長治久安,必定要遵循的自然法則。自然界的順序或人倫的次序,就是自然的法則;自然的法則,就是倫理道德的思想。」釋德𠆩編撰,〈上人口述思想歷程〉,《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》第一輯,慈濟文化出版社,2009.4,頁49。
[5] 釋德𠆩,〈職、責、權三者之中,「責」為最重要〉,《證嚴法師衲履足跡2013年春之卷》,2013.4,頁408-409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

驚!44歲和60歲是人體兩大「斷崖式」老化關鍵期 如文章所說,今年44歲,確實是比較明顯有感覺老化的一年,頭髮白了許多,老花也增加不少……在比以往更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,常讓我想到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中的這段話: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,是愈來愈寬容,什麼都可以接受;相反的,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,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,然後做一個簡單的人。 這陣子,確實感覺到在客觀條件有限,即可用的體力及時間更需要珍惜與惦量著使用的情形下,人是應該得如上面所說的,學習逐漸剔除、學習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。 由此想到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,也就是得多省著點心力、專注在第二象限:「不緊急但重要」的事。仔細想想,就是因為不緊急,所以這一象限的內容,往往一再被我們忽略、不斷向後拖延;但實際上,會將它們列為重要的,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才是我們內在潛在的人生目標與真正想做的事。 其實,所謂時間管理就是「取捨」吧,把取捨兩字拆開來看,應該說人生的前階段,重點在「取」 ,是從「必要東西的累積與獲得」中,去建構起人生,也或許在這個階段,我們無可避免會被許許多多第一、三象限中的事情給拖著跑;然到了人生的後半段,卻是應該在「捨」,是從「不必要東西的拒絕與刪除」中,也就是第一、三象限的退場,把自己心裡認為重要的,卻一直無法好好實現的第二象限給浮現出來。 總之,就是從「取得」走到「捨得」、從「加法」走到「減法」、從「緊急的」走到「重要的」。

低潮的時候

人在低潮的時候, 找一個不思前後、只說沒營養話、陪著你罵人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有修養智慧、開口就是心靈雞湯的人有用; 找一個悲觀消極、看得見你頭上烏雲、聽得懂你的黑是什麼黑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樂觀積極、眼見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、不懂你為何看不到光的人有用。 情緒的紓解,或許也是負負才能得正。

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

《中觀》用字面的意思直譯,是「中」-「觀」,闡述的是佛教怎麼以「中」的智慧,來「觀(看)」這個世界。簡單來說,祂是一種觀察的方法,所剖析和辯證的是佛教的世界觀。如書中開宗明義道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」,由此句可知,佛教的「中」,是與「因緣生法」、「空」、「假名」這些意涵等義、緊密扣連的。而儒家《中庸》的「中」,則是不偏不易、允執厥中、無過與不及的一種處事原則與修養境界。相比之,佛教的《中觀》偏向萬物存在論的探討,而儒家的《中庸》則是心性工夫論的實踐。 當然,若就信仰層面、實踐層面來說,不論《中觀》或《中庸》,都是一種處世原則的依循、生命意義的提升、人生信念的引導,兩者在這些方面,能相互援引、會通的地方自是不少。然,雖有「相通」,卻難說全然「相同」,因儒佛二家的切入點、實踐方式、關心的、專長的、延伸的、追求的,都各有不同,也各有見地。最簡單的比擬,是如中、西醫之間,兩者雖都是在對治疾病、提升人的身體健康,但實際上中西醫的理論基礎、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,都迥然不同,一概而論之,也等於是抹平了各自的專長與特色。 總之,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應該說,不論回答相同或相異,都有失偏頗,是能令其「異中求同」,但也接納兩者「同中存異」,或許是較為理想的。 相關文章: 儒釋道之相較

讀書與寫作

讀書與寫作,不該用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這類的詞來形容,雖不致不對,但總還是過於刻意與用力了些。 應說(也或者是浪漫地說、理想地說),讀書與寫作,是一種出入間自然平衡的關係。書讀多了,想法就多了;想法多了,自然便想抒發宣洩,而不吐不快。此情無關乎是以閱讀來提升寫作,或以寫作來維持閱讀等等,而只是極其自然的、單純的、一出一入的平衡、有來有往的互動。 那麼,說「相映成趣」或許會比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好些;總之,不那麼作務實與利益之想,而只是單純體會兩者間的興味與怡然……

小愛的修行

都說修行要走入大愛,然而或許真正的修行在小愛。 大愛是清明,但許多時候,只是特意去避開人生的險,而選擇一條相對簡單、沒有煩惱與過多情愛牽纏的路; 小愛看似染塵,但其實是直迎各種人生可能的挑戰和試煉,真正在人心萬般難以捉摸與調御的愛憎取捨裡,一步步淬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