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每日小記(27)


2021.12.13(一)
這些年,久未讀散文,何況買散文。先前不知范俊奇是誰,對演藝圈也沒有太多涉略和興趣,純粹只是看到一篇文寫劉德華,讀了之後大感驚訝,訝異的不是劉德華如何如何,而是那篇作者的文筆與眼光,我好似瞬間被「圈粉」般,立馬上網買了他的書。文章是哪裡好,倒也不知如何確切形容,但就是自己心目中理想散文的樣貌,大概就是簡樸、細膩、有情、有梗,我是享受他的文字,多於好奇他筆下的名人。說真的,這幾年已少有如此讓我心動的散文,甚至是有點捨不得看完、刻意慢慢讀的散文,更是少之又少。

《鏤空與浮雕》:後來香港就再也沒有傳奇了

2021.12.14(二)
倫理學一直是我感興趣的學科,它主要探討的是「道德問題」,通常被分類在哲學底下,因此又稱作「道德哲學」。理論上,如康德學說、主觀主義、客觀主義、相對主義、功利主義、自由主義;應用上,如死刑、安樂死、墮胎、同性戀等等,都屬倫理學的範圍,是一門既牽涉道德理論、道德思考,也關係宗教、法律、風俗的學科。因此可以說,倫理學是結合許多不同觀點、立場的碰撞,並向各種可能保持開放;它除了能幫助我們把一件事、一個概念,釐清得清楚,還有最重要的,在各種聲音的傾聽和理解中,也會逐漸拉開、培養出我們對不同價值的接納包容,而這樣的接納和包容,正是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具備的。

2021.12.15(三)
倫理學關注道德問題,而佛教倫理學,便是以佛法的觀點來參與道德討論。目前台灣,不論教界學界,較為人熟知、專門投入於佛教倫理學研究的,應屬昭慧法師。其曾出版過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、《佛教後設倫理學》兩本專書,也是迄今唯二較有系統的佛教倫理專書。如儒家以「仁」為核心,而後圍繞著仁,開展出其他的倫理規範,昭慧法師也在這兩書中,將佛教倫理歸納為「緣起、護生、中道」,是以這三者,作為檢視、統貫、延伸佛教在各種倫理情境、倫理議題上,所採取的基本原則與理論依據。

2021.12.16(四)
昭慧法師的倫理研究,與其他純然在佛教經典教義中建構理論、正規科班出身的學術作品,是有些不同;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,他是帶著社會運動的實務經驗與啟發,在抉擇佛教的倫理立場。其基底的資料素材,是來自多年來,就各種社會議題,所寫成的佛教時論與短評,而後再從這些一個個各自獨立、先後、片段的內容中,發現其中實有一緊扣著「緣起、中道、護生」一以貫之的思考脈絡,而將之重新組織、定位成一系統的學說[*]

[*]如昭慧法師所說,他的《佛教倫理學》寫作歷程,與一般學者因蘊釀於一門學問久之,而著書立說的情形不同,他是先有生活體會與實務經驗,而後才尋求陳述此諸心得的「正規」框架。參見釋昭慧,〈自序〉,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,法界,2003.3,頁7。

2021.12.17(五)
就三大綱領來說,首先是「緣起」。佛教思想的各個面向,都與緣起有著或深或淺、直接間接的連結。其作為佛教最基本的法義,可說是一切佛教理論最基本的「公式」,因此想當然爾,佛教倫理學的起點,也在於此。它既是和合而生的因緣法則,也是因此故彼的精密因果律。因此,若就倫理規範的角度來看緣起的教示,亦是啟發我們洞見各種「此」、「彼」的依存與牽動關係,探究出當中影響、決定人行為軌範、價值意義與情境抉擇的判斷準則。

2021.12.18(六)
其次,則談「護生」。人在緣起法則的框架下,看似相形有限,但佛教的緣起觀卻不等於宿命論,佛陀說緣起的用意,也不會只是把一張交錯複雜的網絡關係圖,攤在我們眼前,叫我們無所作為。實際上,緣起雖說各個現象彼此相關,但彼此相關,卻不表示只能朝某一個固定、既定的方向走;而其實是恰恰相反,點出因緣「和合而生、離散即滅」、彈性、可變動的能動性。因此,佛陀的教導,正是要我們在每個具有無限可塑性的當下,積極注入善因、帶動善果,以改變既有的因果結構。而在共善亦共業的循環關係中,是沒有任何一隔別、孤立、絕緣、置身於事外的「因」,可單獨成「果」,而必須仰賴其他的助緣,才能有所作用;此觀點,用在人際的倫理規範中,也就是自、他間的互助互惠、彼此成就,由此即提供了由此至彼、由因至果、由為己至為人、由利己至利他的橋樑,而從「緣起」帶出「護生」的綱領。這當中亦蘊含著基於緣起的相依相存,對其他有情生命,所自然流露的同情關懷(情感直覺),以及「緣起」實然法則下,必然衍生、對應出「護生」的應然規範(道德自覺)。

2021.12.19(日)
最後的綱領:「中道」。昭慧法師對「中道」的定義是:「在可見聞覺知的因緣條件之中,無私地作相對最好的抉擇」[1],即中道是基於前述因緣的認知、護生的同情,所做出的權衡判斷與實踐準則。而中道定義中所透露的:一、即便我們深知緣起的前提與護生的原則,但每個人畢竟受限於有限的見聞覺知,無法窮盡所有因緣,因此,再妥切、縝密、謹慎的判斷,也只能把它視作「相對最好的選擇」,而非「絕對最好的真理」。二、「無私地作相對最好的抉擇」,即真正的中道是凌駕於私利,以無私的心作出判斷、發為行動,此中隱含著「中道」未必等於「中立」[2],中道並非迴避選擇或拒絕表態。

[1]釋昭慧,〈中道──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實踐綱領〉,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,法界,2003.3,頁97。

[2]如昭慧法師說,保持中立,狀似迴避了選擇,其實依然是一種選擇,而且可能是坐視罪惡、苦難加深的壞的選擇。類同幾何線中間點的「中立」,並非「中道」,對「中道」的實踐者而言,有時為了「矯枉」,還必須「過正」,因而得採取「中間偏左」或「中間偏右」的立場。例如,在一片左傾的氛圍中,「中間偏右」可能才合乎中道;而在皆右派的大環境裡,「中間偏左」反而才是中道。參見釋昭慧,〈中道──佛教規範倫理學的實踐綱領〉,《佛教規範倫理學》,法界,2003.3,頁105-106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

驚!44歲和60歲是人體兩大「斷崖式」老化關鍵期 如文章所說,今年44歲,確實是比較明顯有感覺老化的一年,頭髮白了許多,老花也增加不少……在比以往更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,常讓我想到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中的這段話: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,是愈來愈寬容,什麼都可以接受;相反的,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,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,然後做一個簡單的人。 這陣子,確實感覺到在客觀條件有限,即可用的體力及時間更需要珍惜與惦量著使用的情形下,人是應該得如上面所說的,學習逐漸剔除、學習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。 由此想到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,也就是得多省著點心力、專注在第二象限:「不緊急但重要」的事。仔細想想,就是因為不緊急,所以這一象限的內容,往往一再被我們忽略、不斷向後拖延;但實際上,會將它們列為重要的,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才是我們內在潛在的人生目標與真正想做的事。 其實,所謂時間管理就是「取捨」吧,把取捨兩字拆開來看,應該說人生的前階段,重點在「取」 ,是從「必要東西的累積與獲得」中,去建構起人生,也或許在這個階段,我們無可避免會被許許多多第一、三象限中的事情給拖著跑;然到了人生的後半段,卻是應該在「捨」,是從「不必要東西的拒絕與刪除」中,也就是第一、三象限的退場,把自己心裡認為重要的,卻一直無法好好實現的第二象限給浮現出來。 總之,就是從「取得」走到「捨得」、從「加法」走到「減法」、從「緊急的」走到「重要的」。

低潮的時候

人在低潮的時候, 找一個不思前後、只說沒營養話、陪著你罵人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有修養智慧、開口就是心靈雞湯的人有用; 找一個悲觀消極、看得見你頭上烏雲、聽得懂你的黑是什麼黑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樂觀積極、眼見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、不懂你為何看不到光的人有用。 情緒的紓解,或許也是負負才能得正。

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

《中觀》用字面的意思直譯,是「中」-「觀」,闡述的是佛教怎麼以「中」的智慧,來「觀(看)」這個世界。簡單來說,祂是一種觀察的方法,所剖析和辯證的是佛教的世界觀。如書中開宗明義道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」,由此句可知,佛教的「中」,是與「因緣生法」、「空」、「假名」這些意涵等義、緊密扣連的。而儒家《中庸》的「中」,則是不偏不易、允執厥中、無過與不及的一種處事原則與修養境界。相比之,佛教的《中觀》偏向萬物存在論的探討,而儒家的《中庸》則是心性工夫論的實踐。 當然,若就信仰層面、實踐層面來說,不論《中觀》或《中庸》,都是一種處世原則的依循、生命意義的提升、人生信念的引導,兩者在這些方面,能相互援引、會通的地方自是不少。然,雖有「相通」,卻難說全然「相同」,因儒佛二家的切入點、實踐方式、關心的、專長的、延伸的、追求的,都各有不同,也各有見地。最簡單的比擬,是如中、西醫之間,兩者雖都是在對治疾病、提升人的身體健康,但實際上中西醫的理論基礎、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,都迥然不同,一概而論之,也等於是抹平了各自的專長與特色。 總之,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應該說,不論回答相同或相異,都有失偏頗,是能令其「異中求同」,但也接納兩者「同中存異」,或許是較為理想的。 相關文章: 儒釋道之相較

讀書與寫作

讀書與寫作,不該用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這類的詞來形容,雖不致不對,但總還是過於刻意與用力了些。 應說(也或者是浪漫地說、理想地說),讀書與寫作,是一種出入間自然平衡的關係。書讀多了,想法就多了;想法多了,自然便想抒發宣洩,而不吐不快。此情無關乎是以閱讀來提升寫作,或以寫作來維持閱讀等等,而只是極其自然的、單純的、一出一入的平衡、有來有往的互動。 那麼,說「相映成趣」或許會比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好些;總之,不那麼作務實與利益之想,而只是單純體會兩者間的興味與怡然……

小愛的修行

都說修行要走入大愛,然而或許真正的修行在小愛。 大愛是清明,但許多時候,只是特意去避開人生的險,而選擇一條相對簡單、沒有煩惱與過多情愛牽纏的路; 小愛看似染塵,但其實是直迎各種人生可能的挑戰和試煉,真正在人心萬般難以捉摸與調御的愛憎取捨裡,一步步淬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