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每日小記(25)


2021.11.29(一)
「遮詮」與「表詮」分別是佛教經典中表述兩種方式。簡單的區別,遮詮即「反說、否定的說」,表詮即「直說、了當的說」,如一般的舉例:說鹽不淡,便是遮詮,說鹹,便是表詮;或說水不乾,即是遮詮,說濕,則是表詮。兩者相較,「遮詮」又特別是大乘佛教(尤其般若教說)的重要特色。

2021.11.30(二)
遮詮之舉例,如《金剛經》中:「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」、「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」,這種「說」了什麼,卻「即非」什麼,又「是名」什麼的表述,便是典型的遮詮。或《中論》的八不、《維摩詰經》的「入不二法門」、禪宗的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、《心經》的以「無」字為貫穿,也都是遮詮的一種。而遮詮雖說是否定的說,但也與一般的否定表述,不完全相同,因它「並不因為否定了一個概念就肯定與此概念完全對立的概念,而是對完全相反的概念同時加以否定」[*],等於是對肯定提出否定,但也不肯定自己提出的否定,否定一樣要否定。

[*]姚衛群,〈佛教中重要的思維方法——「遮詮法」〉

2021.12.1(三)
「遮詮」的意趣在於,只有體悟到文字名相「所不能」呈現、反映的事物本質時,才表示真的通透地了解事物的本質是什麼。這種思維方式,與我們通常從釋義來了解一事物或名詞,有很大的不同,反而是要跳開定義所指定、限定的那個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答案範圍,才是真的「答案」。

2021.12.2(四)
或可說,「遮」有三義,一為「遮掩、遮蔽」,作動詞,即隱去、否定的方法;二為「局限」,因遮(有限)而無法全顯;三為「假名」,但凡遮詮所使用的語言文字,都為借指之假名。也由此遮義,可幫助正確理解佛教的「中道」思想,中,乃捨離兩邊、否定兩邊之「雙遮」,而不是取中、折衷、加總除以二的「相均」。

2021.12.3(五)
遮詮作為佛教重要的思維與表述方式,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,或教人為反對而反對。重要的是,在破除我們限於對立兩端的認知慣性,學習不那麼武斷、狹隘地就往事物的對立面跳。不是「黑」,便不是只有「白」;不是「好」,便不是只有「壞」;不是「應該的」,便不是只有「不應該的」,這當中的兩端間,還有各種不同的樣貌、型態、價值、觀點、立場,值得我們去欣賞。換言之,遮詮是在教導我們打破固執、離開極端,辨識出經常直覺、直線思考中,可能潛藏、不經意出現的各種刻板投射與偏見。

2021.12.4(六)
延續上週所寫,佛教的空,也可視作一種「方法」,即動詞來理解,重點在教導如何「空相」,而不在討論是否「相空」,是聚焦在「概念的否定」,而非爭議「現象的存有」。如〈般若教說與佛教教說的基本性格〉一文所說:「般若經典所教說的『空』義,作為指導佛法修行者實踐解脫成佛之道的『方法論』意義,顯然遠大於──譬如『空性』所可能透露的本體論『義涵』」[*]

[*]陳平坤,〈般若教說與佛教教說的基本性格〉,《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》,大千出版社,2005.12,頁86。

2021.12.5(日)
每天所寫的這些讀書筆記,是讀了相關的文章,再試著用自己的話、自己的理解,重新表達出來。讀的時候,因為只是接收,通常不會感覺到問題,是到了寫的時候,才會從當中的不順暢,發現到理解上的模糊和欠缺,便再找資料、再邊讀邊寫。因此可說,我是透過寫作來讀書,也是透過寫作來「驗收」。而我理想中所驗收的,希望是化繁就簡的、言簡意賅的、淺顯易懂的,把長篇的東西,收斂的短小、扼要,而不失精確地傳達,是我一向所喜歡的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

驚!44歲和60歲是人體兩大「斷崖式」老化關鍵期 如文章所說,今年44歲,確實是比較明顯有感覺老化的一年,頭髮白了許多,老花也增加不少……在比以往更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,常讓我想到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中的這段話: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,是愈來愈寬容,什麼都可以接受;相反的,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,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,然後做一個簡單的人。 這陣子,確實感覺到在客觀條件有限,即可用的體力及時間更需要珍惜與惦量著使用的情形下,人是應該得如上面所說的,學習逐漸剔除、學習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。 由此想到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,也就是得多省著點心力、專注在第二象限:「不緊急但重要」的事。仔細想想,就是因為不緊急,所以這一象限的內容,往往一再被我們忽略、不斷向後拖延;但實際上,會將它們列為重要的,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才是我們內在潛在的人生目標與真正想做的事。 其實,所謂時間管理就是「取捨」吧,把取捨兩字拆開來看,應該說人生的前階段,重點在「取」 ,是從「必要東西的累積與獲得」中,去建構起人生,也或許在這個階段,我們無可避免會被許許多多第一、三象限中的事情給拖著跑;然到了人生的後半段,卻是應該在「捨」,是從「不必要東西的拒絕與刪除」中,也就是第一、三象限的退場,把自己心裡認為重要的,卻一直無法好好實現的第二象限給浮現出來。 總之,就是從「取得」走到「捨得」、從「加法」走到「減法」、從「緊急的」走到「重要的」。

低潮的時候

人在低潮的時候, 找一個不思前後、只說沒營養話、陪著你罵人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有修養智慧、開口就是心靈雞湯的人有用; 找一個悲觀消極、看得見你頭上烏雲、聽得懂你的黑是什麼黑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樂觀積極、眼見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、不懂你為何看不到光的人有用。 情緒的紓解,或許也是負負才能得正。

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

《中觀》用字面的意思直譯,是「中」-「觀」,闡述的是佛教怎麼以「中」的智慧,來「觀(看)」這個世界。簡單來說,祂是一種觀察的方法,所剖析和辯證的是佛教的世界觀。如書中開宗明義道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」,由此句可知,佛教的「中」,是與「因緣生法」、「空」、「假名」這些意涵等義、緊密扣連的。而儒家《中庸》的「中」,則是不偏不易、允執厥中、無過與不及的一種處事原則與修養境界。相比之,佛教的《中觀》偏向萬物存在論的探討,而儒家的《中庸》則是心性工夫論的實踐。 當然,若就信仰層面、實踐層面來說,不論《中觀》或《中庸》,都是一種處世原則的依循、生命意義的提升、人生信念的引導,兩者在這些方面,能相互援引、會通的地方自是不少。然,雖有「相通」,卻難說全然「相同」,因儒佛二家的切入點、實踐方式、關心的、專長的、延伸的、追求的,都各有不同,也各有見地。最簡單的比擬,是如中、西醫之間,兩者雖都是在對治疾病、提升人的身體健康,但實際上中西醫的理論基礎、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,都迥然不同,一概而論之,也等於是抹平了各自的專長與特色。 總之,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應該說,不論回答相同或相異,都有失偏頗,是能令其「異中求同」,但也接納兩者「同中存異」,或許是較為理想的。 相關文章: 儒釋道之相較

讀書與寫作

讀書與寫作,不該用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這類的詞來形容,雖不致不對,但總還是過於刻意與用力了些。 應說(也或者是浪漫地說、理想地說),讀書與寫作,是一種出入間自然平衡的關係。書讀多了,想法就多了;想法多了,自然便想抒發宣洩,而不吐不快。此情無關乎是以閱讀來提升寫作,或以寫作來維持閱讀等等,而只是極其自然的、單純的、一出一入的平衡、有來有往的互動。 那麼,說「相映成趣」或許會比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好些;總之,不那麼作務實與利益之想,而只是單純體會兩者間的興味與怡然……

小愛的修行

都說修行要走入大愛,然而或許真正的修行在小愛。 大愛是清明,但許多時候,只是特意去避開人生的險,而選擇一條相對簡單、沒有煩惱與過多情愛牽纏的路; 小愛看似染塵,但其實是直迎各種人生可能的挑戰和試煉,真正在人心萬般難以捉摸與調御的愛憎取捨裡,一步步淬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