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.11.29(一)
「遮詮」與「表詮」分別是佛教經典中表述兩種方式。簡單的區別,遮詮即「反說、否定的說」,表詮即「直說、了當的說」,如一般的舉例:說鹽不淡,便是遮詮,說鹹,便是表詮;或說水不乾,即是遮詮,說濕,則是表詮。兩者相較,「遮詮」又特別是大乘佛教(尤其般若教說)的重要特色。
2021.11.30(二)
遮詮之舉例,如《金剛經》中:「佛說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。」、「所言法相者,如來說即非法相,是名法相」,這種「說」了什麼,卻「即非」什麼,又「是名」什麼的表述,便是典型的遮詮。或《中論》的八不、《維摩詰經》的「入不二法門」、禪宗的「言語道斷、心行處滅」、《心經》的以「無」字為貫穿,也都是遮詮的一種。而遮詮雖說是否定的說,但也與一般的否定表述,不完全相同,因它「並不因為否定了一個概念就肯定與此概念完全對立的概念,而是對完全相反的概念同時加以否定」[*],等於是對肯定提出否定,但也不肯定自己提出的否定,否定一樣要否定。
[*]姚衛群,〈佛教中重要的思維方法——「遮詮法」〉。
2021.12.1(三)
「遮詮」的意趣在於,只有體悟到文字名相「所不能」呈現、反映的事物本質時,才表示真的通透地了解事物的本質是什麼。這種思維方式,與我們通常從釋義來了解一事物或名詞,有很大的不同,反而是要跳開定義所指定、限定的那個我們所習以為常的答案範圍,才是真的「答案」。
2021.12.2(四)
或可說,「遮」有三義,一為「遮掩、遮蔽」,作動詞,即隱去、否定的方法;二為「局限」,因遮(有限)而無法全顯;三為「假名」,但凡遮詮所使用的語言文字,都為借指之假名。也由此遮義,可幫助正確理解佛教的「中道」思想,中,乃捨離兩邊、否定兩邊之「雙遮」,而不是取中、折衷、加總除以二的「相均」。
2021.12.3(五)
遮詮作為佛教重要的思維與表述方式,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,或教人為反對而反對。重要的是,在破除我們限於對立兩端的認知慣性,學習不那麼武斷、狹隘地就往事物的對立面跳。不是「黑」,便不是只有「白」;不是「好」,便不是只有「壞」;不是「應該的」,便不是只有「不應該的」,這當中的兩端間,還有各種不同的樣貌、型態、價值、觀點、立場,值得我們去欣賞。換言之,遮詮是在教導我們打破固執、離開極端,辨識出經常直覺、直線思考中,可能潛藏、不經意出現的各種刻板投射與偏見。
2021.12.4(六)
延續上週所寫,佛教的空,也可視作一種「方法」,即動詞來理解,重點在教導如何「空相」,而不在討論是否「相空」,是聚焦在「概念的否定」,而非爭議「現象的存有」。如〈般若教說與佛教教說的基本性格〉一文所說:「般若經典所教說的『空』義,作為指導佛法修行者實踐解脫成佛之道的『方法論』意義,顯然遠大於──譬如『空性』所可能透露的本體論『義涵』」[*]。
[*]陳平坤,〈般若教說與佛教教說的基本性格〉,《慧能禪法之般若與佛性》,大千出版社,2005.12,頁86。
2021.12.5(日)
每天所寫的這些讀書筆記,是讀了相關的文章,再試著用自己的話、自己的理解,重新表達出來。讀的時候,因為只是接收,通常不會感覺到問題,是到了寫的時候,才會從當中的不順暢,發現到理解上的模糊和欠缺,便再找資料、再邊讀邊寫。因此可說,我是透過寫作來讀書,也是透過寫作來「驗收」。而我理想中所驗收的,希望是化繁就簡的、言簡意賅的、淺顯易懂的,把長篇的東西,收斂的短小、扼要,而不失精確地傳達,是我一向所喜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