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每日小記(36)


2022.2.14(一)
直覺主義(intuitionism)強調以人的直覺來認識世界,認為直截直觀的感受,比理性邏輯、理性運作,更能了解外在的世界。此觀點用在倫理學,即主張「道德直覺(moral intuitions)」,認為人們的道德概念和判斷,是一種直覺,它不需要經過思考、討論、定義、推演、證成等過程,就能自然而然感受之、辨識之。

2022.2.15(二)
換言之,道德直覺是自明的。而我們對道德認知之所以會有分歧,是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發達程度的道德直覺。也可以說,在道德議題上,與其說人們所表達的,是一種價值的判斷,更應說是一種感受和情緒。

2022.2.16(三)
此亦有些類似《大智度論》中所說的:「以有苦樂因緣故,有善、不善」,是因苦、樂,才有了善與不善的分別。或說,佛教中所談的是、非、善、惡,實際上,都不離於內心直覺的感受,是因苦而說惡、因樂而說善。以這個角度而言,道德判斷在佛教裡,也是不待分析的簡單概念,或善或惡,是直接由內心或樂或苦的感受來界定的。

2022.2.17(四)
如此,「心」便成了一切道德基礎的根源。一個人心的品質愈純淨,道德行為與道德判斷也愈崇高。所以,許多修行、修道傳統,都講修心:「存乎一心」。由此脈絡衍生的道德教育,便重在心性的啟發與自覺的反省,而不是理性的推導、邏輯的演繹或知識上的討論。或說,是「良心」更勝於「良知」,「心之所感」更勝於「心之所知」。

2022.2.18(五)
專長研究道德心理、道德情感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(Jonathan Haidt),同樣認為道德判斷並非理性思考的結果,在他「大象與騎象人」的比喻中[*],真正有主宰力量的是大象,也就是道德直覺;而人的道德判斷,亦是「直覺先行,推理後至」,是我們先在道德事件中,產生了道德直覺和道德判斷,之後才再找證據來合理化道德直覺、為道德直覺背書。

[*]海特將大象比喻為「道德直覺」、騎象人比喻為「道德推理」,當大象與騎象人意見不一時,看似有著駕御位置與決定能力的騎象人,其實是攔不住大象的力量和意志的。

2022.2.19(六)
然而,直覺既是內心的感受與本能的反應,也等於是一個人主觀的意見;由此產生的道德判斷,自然會因每個人相異的文化背景、人生際遇,而有不同。如海德特雖歸納人類有先天共有的道德認知[*],但此道德認知,也會因每個個體的差異和後天的經驗,有不同強弱的判斷標準。

[*]海德特將此道德認知,分為以下六組原則:「關懷與傷害」、「公平與欺騙」、「自由與壓迫」、「忠誠與背叛」、「權威與顛覆」、「聖潔與墮落」,每組原則中分屬兩端的對立,通常便是「自由派」與「保守派」所持的不同立場。參見強納森.海德特(Jonathan Haidt)著,《好人總是自以為是》The Righteous Mind: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,大塊文化,2015,頁206-265。

2022.2.20(日)
因此,雖說人作為具有深細覺察能力、感知能力的物種,或可擁有一定程度的道德直覺;但承認「道德直覺」的存在,卻不意謂否定「道德理性」的重要。理性,畢竟是現代社會普遍共識的溝通基礎。或說,即便如海德特所主張的,是「直覺先行,推理後至」,也還是表明了完整的道德判斷,必須兼顧著理性與直覺,意即直覺雖是先行,但而後透過深入、縝密、細緻、反復的思考所形成的理據,作為一種前線的支援,應也是同等的重要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

驚!44歲和60歲是人體兩大「斷崖式」老化關鍵期 如文章所說,今年44歲,確實是比較明顯有感覺老化的一年,頭髮白了許多,老花也增加不少……在比以往更常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時,常讓我想到電影《阿甘正傳》中的這段話: 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,是愈來愈寬容,什麼都可以接受;相反的,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,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,然後做一個簡單的人。 這陣子,確實感覺到在客觀條件有限,即可用的體力及時間更需要珍惜與惦量著使用的情形下,人是應該得如上面所說的,學習逐漸剔除、學習知道自己重要的是什麼、不重要的是什麼。 由此想到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,也就是得多省著點心力、專注在第二象限:「不緊急但重要」的事。仔細想想,就是因為不緊急,所以這一象限的內容,往往一再被我們忽略、不斷向後拖延;但實際上,會將它們列為重要的,很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才是我們內在潛在的人生目標與真正想做的事。 其實,所謂時間管理就是「取捨」吧,把取捨兩字拆開來看,應該說人生的前階段,重點在「取」 ,是從「必要東西的累積與獲得」中,去建構起人生,也或許在這個階段,我們無可避免會被許許多多第一、三象限中的事情給拖著跑;然到了人生的後半段,卻是應該在「捨」,是從「不必要東西的拒絕與刪除」中,也就是第一、三象限的退場,把自己心裡認為重要的,卻一直無法好好實現的第二象限給浮現出來。 總之,就是從「取得」走到「捨得」、從「加法」走到「減法」、從「緊急的」走到「重要的」。

低潮的時候

人在低潮的時候, 找一個不思前後、只說沒營養話、陪著你罵人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有修養智慧、開口就是心靈雞湯的人有用; 找一個悲觀消極、看得見你頭上烏雲、聽得懂你的黑是什麼黑的人,或許比找一個樂觀積極、眼見都是條條大路通羅馬、不懂你為何看不到光的人有用。 情緒的紓解,或許也是負負才能得正。

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

《中觀》用字面的意思直譯,是「中」-「觀」,闡述的是佛教怎麼以「中」的智慧,來「觀(看)」這個世界。簡單來說,祂是一種觀察的方法,所剖析和辯證的是佛教的世界觀。如書中開宗明義道:「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」,由此句可知,佛教的「中」,是與「因緣生法」、「空」、「假名」這些意涵等義、緊密扣連的。而儒家《中庸》的「中」,則是不偏不易、允執厥中、無過與不及的一種處事原則與修養境界。相比之,佛教的《中觀》偏向萬物存在論的探討,而儒家的《中庸》則是心性工夫論的實踐。 當然,若就信仰層面、實踐層面來說,不論《中觀》或《中庸》,都是一種處世原則的依循、生命意義的提升、人生信念的引導,兩者在這些方面,能相互援引、會通的地方自是不少。然,雖有「相通」,卻難說全然「相同」,因儒佛二家的切入點、實踐方式、關心的、專長的、延伸的、追求的,都各有不同,也各有見地。最簡單的比擬,是如中、西醫之間,兩者雖都是在對治疾病、提升人的身體健康,但實際上中西醫的理論基礎、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,都迥然不同,一概而論之,也等於是抹平了各自的專長與特色。 總之,《中觀》與《中庸》一樣嗎?應該說,不論回答相同或相異,都有失偏頗,是能令其「異中求同」,但也接納兩者「同中存異」,或許是較為理想的。 相關文章: 儒釋道之相較

讀書與寫作

讀書與寫作,不該用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這類的詞來形容,雖不致不對,但總還是過於刻意與用力了些。 應說(也或者是浪漫地說、理想地說),讀書與寫作,是一種出入間自然平衡的關係。書讀多了,想法就多了;想法多了,自然便想抒發宣洩,而不吐不快。此情無關乎是以閱讀來提升寫作,或以寫作來維持閱讀等等,而只是極其自然的、單純的、一出一入的平衡、有來有往的互動。 那麼,說「相映成趣」或許會比「相得益彰」、「相輔相成」好些;總之,不那麼作務實與利益之想,而只是單純體會兩者間的興味與怡然……

小愛的修行

都說修行要走入大愛,然而或許真正的修行在小愛。 大愛是清明,但許多時候,只是特意去避開人生的險,而選擇一條相對簡單、沒有煩惱與過多情愛牽纏的路; 小愛看似染塵,但其實是直迎各種人生可能的挑戰和試煉,真正在人心萬般難以捉摸與調御的愛憎取捨裡,一步步淬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