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1.31(一)
今天是除夕,不免俗的也來盤點一下舊年、展望一下新年。去年最值得記錄的,莫過於參加了兩場研討會,兩場準備都十分「刻骨銘心」,但也都獲益良多;其次,是六月中時,開始了「每日小記」的計劃,會繼續寫多久不確定,目前是以100則為目標,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。而今年預計首要完成的,應就是碩士學位,並再依情況決定是否讀博士班,若要繼續,便接著準備相關申請資料和考試內容;另外若有時間,可以把「每日小記」依主題作些整理,這個網站或也可成為入學申請的一項資料。
2022.2.1(二)
之前看到一位台灣佛教史教授在fb上寫,他的過年向來作息如常,不受任何的活動影響,按部就班,該讀的書一本也沒少、該寫的文章一篇也沒缺。這種冷冷清清,似無溫度、喜氣的過年方式,看來或許很奇怪,尤其在華人社會,但這也是我頗嚮往的過年模式……作息如常也許太過嚴苛,倒也不必,但若有個七、八天的時間,可以安安靜靜、沉潛休息個幾天,用這樣的方式來告別舊年、迎接新年,不也挺好?
2022.2.2(三)
最近在看《宗教的40堂公開課》,認識了耆那教。原來它與佛教在興起背景、發展時代、教理義涵、經典語言、僧團結構,以及批判婆羅門教的立場等方面,都有許多相通處,兩教甚有「姊妹教」之稱。或者更確切的說,興起於耆那教之後的佛教,實際上受耆那教影響甚深[*],因而在許多方面,都烙印著耆那教的影子,也有不少西方人誤以為兩教是同一個宗教。
[*]如〈試分析印度「六師」之思想〉中所說:「六師可說是薄伽梵歌、數論非吠陀文化之『婊親』;也是反吠陀者加爾瓦卡、耆那教、佛教之『遠親』或先軀者。尤其對佛教,無論在正、反兩方面,都是具有影響的。」李志夫,〈試分析印度「六師」之思想〉,《中華佛學學報》第1期,臺北:中華佛學研究所,1987,頁245-279。
2022.2.3(四)
耆那教與佛教有相似的五戒[1],只是較之於佛教中道的態度,耆那教在「不傷害」及「對抗欲望」兩方面,尤其採取極端的立場。不傷害,是不為了自己的生存,殺害「任何形式」的生命,「任何形式」所指的不只動物,還包括植物,耆那教徒認為植物的生命跟人類一樣寶貴,因此,也不該拿來食用。一般教徒只吃掉在地上的果實,甚亦有極端的信教徒,選擇什麼都不吃、活活餓死,以此證明自己的欲望已完全去除;書上甚至說「餓死自己」,是耆那教徒最高的理想。(我讀這段,對現在的耆那教[2],是否仍然如此,持保留態度。直覺的猜測,是應該已有改變,但大致仍採嚴格、律己的修行方式,則是可以理解的)
[1]禁殺、盜、淫、妄四點大致相同,第五點說法則各有出入,有的資料寫離欲、有的寫不執著五戒。
[2]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,目前耆那教約有四、五百萬信徒,大部分生活在印度西部及南部。(檢索日期:2022.2.3)
2022.2.4(五)
宗教團體既登記為「社會團體」,就代表是社會的一份子,社會基本的框架、法律規範、道德責任等等,都必須要遵守;更好的,是還能兼顧社會的期待和輿情。其中種種作為,都不能以是「信徒自願」的行為為由,來規避社會的公評、檢視和監督,更不宜動輒拋出「罪」、「業」、「果報」等宗教語言來與社會對話(傳遞不當,便是恐嚇語言)。跟社會溝通,就用外部的、一般的、大眾的、世間的語言才是。
2022.2.5(六)
公益事業作金融投資,我個人是不贊成的,至少若我主事,是會迴避這方面的財務操作。但實際上,法律授權公益組織,為永續經營與效益的更大化,可作合法的理財規劃(包括前述的金融投資)。若是如此,以世法的角度,倒也絕非不可,只是或許就得更加小心謹慎「道德性」,而不只是「合法性」,如投資項目的慎選、短線操作的避免,若單一只考慮金錢的最大化,恐就是一種「私益」,而非「公益」了。
2022.2.6(日)
收假了,大家害怕面對,我卻很是期待。從十月初,妹妹從日本回來,久違一年多的家人團聚,到辦好她的終身大事,再到有原心年底工作結案、過新年,四個月來,雖是吃喝玩樂地很精彩,但多采多姿之中,原本的生活節奏,也不免有些「崩壞」。所以這次,我是期待「收假」多於「放假」,總算是一切可以回到正常的軌道,按部就班地讀書、工作、運動等等,我的生活(包括興趣、喜好)一向不需要有太多的變化,只要安定和踏實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