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2的文章

每日小記(37)

2022.2.21(一) 「擬家庭的人倫情感關係」,是慈濟一鮮明的特色。在這個交織宗教情感與家庭情感的大家庭中,有慈誠爸爸、懿德媽媽、慈青孩子、慈少孩子;稱呼證嚴法師的方式,也隨著不同的輩分,有「師父」、「師公」、「師太」的差異。因此,對慈濟人來說,至精舍總說「回家」,是「回」精舍,而不是「去」精舍,雖只一字之差,卻充分表達出慈濟人內心濃厚的、根源的、情感的認同與歸屬。 2022.2.22(二) 在這個大家庭中,作為大家長的證嚴法師,既是以人倫關係牽繫、凝聚彼此,也以此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礎。在其日常的開示教導中,屢屢向弟子提及身在家中為人夫婦、為人父母、為人子女的本分,到在外進入學校、職場、社會等不同角色生活,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。對證嚴法師來說,只要每個人能「安分守己」地在自己所屬的位置軌道上運行,社會秩序自然成焉。 2022.2.23(三) 「禮」在中國傳統社會,占有重要的地位,它影響中國人兩千年的道德生活與思想,是集體嚮往的一種和諧秩序。然中國人的禮,與其說是「規範」,更像是種「默契」,是出於人之常情而產生的自然而然的進對應退。 2022.2.24(四) 《禮記》中:「聖王修義之柄、禮之序,以治人情」,可說,「禮之序」是為疏導「人之情」,而由「人之情」也自然會推展出「禮之序」,兩者的關係既是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,也如成語「禮為情貌」所說,禮乃情之外顯、情乃禮之內涵。 2022.2.25(五) 戰爭總論輸贏,但其實凡起硝煙,就無誰是贏家,它總是幾個人的口令,換無數黎民百姓的眼淚和鮮血。 我相信多數國家、多數人,都不希望有戰爭,只是當它來臨時,人能做的,何其渺小與有限。「和平不能靠善意,和平得靠實力」,今晚談話節目中這句話,映在腦海、久久揮之不去,它直指著現實,叫人不願承認,也不得不承認。 2022.2.26(六) 直覺倫理強調「情」,是藝術性、意境性、情感性的;理性倫理強調「義」,是概念性、功能性、邏輯性的。前者以遇事的直覺、感受及情緒為依,乃「由感而發」;後者以事理的評估判斷作導,乃「以理為憑」,義的本義即「正理」。 2022.2.27(日) 理想中與年輕一輩交流宗教,或許是帶著我們的宗教素養,和人生歷練後的視野與格局,走入「他們的世界」,去回答他們的人生困境和疑惑,而非執意要他們走入「我們的世界」、聽我們喜歡的道理。退一步想,宗教的本意不也就在解人生的惑、尋人生...

每日小記(36)

2022.2.14(一) 直覺主義(intuitionism)強調以人的直覺來認識世界,認為直截直觀的感受,比理性邏輯、理性運作,更能了解外在的世界。此觀點用在倫理學,即主張「道德直覺(moral intuitions)」,認為人們的道德概念和判斷,是一種直覺,它不需要經過思考、討論、定義、推演、證成等過程,就能自然而然感受之、辨識之。 2022.2.15(二) 換言之,道德直覺是自明的。而我們對道德認知之所以會有分歧,是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發達程度的道德直覺。也可以說,在道德議題上,與其說人們所表達的,是一種價值的判斷,更應說是一種感受和情緒。 2022.2.16(三) 此亦有些類似《大智度論》中所說的:「以有苦樂因緣故,有善、不善」,是因苦、樂,才有了善與不善的分別。或說,佛教中所談的是、非、善、惡,實際上,都不離於內心直覺的感受,是因苦而說惡、因樂而說善。以這個角度而言,道德判斷在佛教裡,也是不待分析的簡單概念,或善或惡,是直接由內心或樂或苦的感受來界定的。 2022.2.17(四) 如此,「心」便成了一切道德基礎的根源。一個人心的品質愈純淨,道德行為與道德判斷也愈崇高。所以,許多修行、修道傳統,都講修心:「存乎一心」。由此脈絡衍生的道德教育,便重在心性的啟發與自覺的反省,而不是理性的推導、邏輯的演繹或知識上的討論。或說,是「良心」更勝於「良知」,「心之所感」更勝於「心之所知」。 2022.2.18(五) 專長研究道德心理、道德情感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特(Jonathan Haidt),同樣認為道德判斷並非理性思考的結果,在他「大象與騎象人」的比喻中 [*] ,真正有主宰力量的是大象,也就是道德直覺;而人的道德判斷,亦是「直覺先行,推理後至」,是我們先在道德事件中,產生了道德直覺和道德判斷,之後才再找證據來合理化道德直覺、為道德直覺背書。 [*] 海特將大象比喻為「道德直覺」、騎象人比喻為「道德推理」,當大象與騎象人意見不一時,看似有著駕御位置與決定能力的騎象人,其實是攔不住大象的力量和意志的。 2022.2.19(六) 然而,直覺既是內心的感受與本能的反應,也等於是一個人主觀的意見;由此產生的道德判斷,自然會因每個人相異的文化背景、人生際遇,而有不同。如海德特雖歸納人類有先天共有的道德認知 [*] ,但此道德認知,也會因每個個體的差異和後天的經驗,有不同強弱的...

每日小記(35)

2022.2.7(一) 佛教在唐朝極為興盛,但實際上,反佛的言論也是一直存於朝堂之中,其中韓愈應是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,從〈原道〉、〈與孟尚書書〉、〈論佛骨表〉三篇,便可知其堅定的反佛立場。然三篇文章,雖是措辭強硬(甚至有些激動、情緒化 [*] ),但其實字裡行間,也可以體會出韓愈那份以繼承道統、恢復儒道為己任,試圖力挽狂瀾、叫醒天下人的危機感與使命感;再則,某些對佛教的針砭批評,也並非全無道理。 [*] 如譚澎蘭所寫,韓愈的排佛是時而嚴謹,時而鬆散,時而理性,時而狂暴。譚澎蘭, 〈韓愈論佛骨表的緣起及其內容分析〉 ,《筧橋學報》第2期,1995.09,頁233-268。 2022.2.8(二) 如〈論佛骨表〉所寫,因奉佛而「焚頂燒指,百十為群,解衣散錢,自朝至暮,轉相倣傚,惟恐後時,老少奔波,棄其業次。若不即加禁遏,更歷諸寺,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者。傷風敗俗,傳笑四方,非細事也」,這種對非理性信仰的反省態度,不僅是在距今千年前、時人對宇宙現象尚不清晰,而或有盲目寄託的瘋狂行為的舊時代,顯得難能可貴,在不時有著各種宗教狂熱新聞出現的現代社會,同樣值得省思。 2022.2.9(三) 論及宗教理性,很喜歡孫效智教授寫過的以下一段: 「理性的功能在宗教相關問題的討論上雖然不應該誇大,但也不容小觀。誠然,宗教所指涉的神聖對象與無限境界是超理性的,任何企圖只以理性去接受或拒絕宗教真理的作法,大概都不可能行得通。然而,若認為理性在掌握與宗教有關的議題上毫無用武之處,也是另外一種極端的錯誤。 基本上,任何信仰或教義都包含了人對超越界所做的某種理解或詮釋。宗教真理也許無法以理性證明,然而,宗教真理必須具有某種理性的可識性(intelligibility),好比佛教所相信的輪迴或基督教所肯定的復活,否則宗教信仰就變成完全無法理解,也無法表述。」 [*] 以上客觀點出了理性在宗教裡的局限,卻又不能不存在的必要。同時,孫教授所寫的「某種理性的可識性(intelligibility)」,也讓我想到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,「宇宙最令人難以理解的,就是它的可理解性。」 [*] 孫效智著,《宗教、道德與幸福的弔詭》,立緒文化,2002,頁16。 2022.2.10(四) 〈與孟尚書書〉中:「凡君子行己立身,自有法度,聖賢事業,具在方策,可效可師。仰不愧天,俯不愧人,內不愧心,積善積惡,殃慶自各以其類...

每日小記(34)

2022.1.31(一) 今天是除夕,不免俗的也來盤點一下舊年、展望一下新年。去年最值得記錄的,莫過於參加了兩場研討會,兩場準備都十分「刻骨銘心」,但也都獲益良多;其次,是六月中時,開始了「每日小記」的計劃,會繼續寫多久不確定,目前是以100則為目標,大約需要2年的時間。而今年預計首要完成的,應就是碩士學位,並再依情況決定是否讀博士班,若要繼續,便接著準備相關申請資料和考試內容;另外若有時間,可以把「每日小記」依主題作些整理,這個網站或也可成為入學申請的一項資料。 2022.2.1(二) 之前看到一位台灣佛教史教授在fb上寫,他的過年向來作息如常,不受任何的活動影響,按部就班,該讀的書一本也沒少、該寫的文章一篇也沒缺。這種冷冷清清,似無溫度、喜氣的過年方式,看來或許很奇怪,尤其在華人社會,但這也是我頗嚮往的過年模式……作息如常也許太過嚴苛,倒也不必,但若有個七、八天的時間,可以安安靜靜、沉潛休息個幾天,用這樣的方式來告別舊年、迎接新年,不也挺好? 2022.2.2(三) 最近在看《宗教的40堂公開課》,認識了耆那教。原來它與佛教在興起背景、發展時代、教理義涵、經典語言、僧團結構,以及批判婆羅門教的立場等方面,都有許多相通處,兩教甚有「姊妹教」之稱。或者更確切的說,興起於耆那教之後的佛教,實際上受耆那教影響甚深 [*] ,因而在許多方面,都烙印著耆那教的影子,也有不少西方人誤以為兩教是同一個宗教。 [*] 如 〈試分析印度「六師」之思想〉 中所說:「六師可說是薄伽梵歌、數論非吠陀文化之『婊親』;也是反吠陀者加爾瓦卡、耆那教、佛教之『遠親』或先軀者。尤其對佛教,無論在正、反兩方面,都是具有影響的。」李志夫,〈試分析印度「六師」之思想〉,《中華佛學學報》第1期,臺北:中華佛學研究所,1987,頁245-279。 2022.2.3(四) 耆那教與佛教有相似的五戒 [1] ,只是較之於佛教中道的態度,耆那教在「不傷害」及「對抗欲望」兩方面,尤其採取極端的立場。不傷害,是不為了自己的生存,殺害「任何形式」的生命,「任何形式」所指的不只動物,還包括植物,耆那教徒認為植物的生命跟人類一樣寶貴,因此,也不該拿來食用。一般教徒只吃掉在地上的果實,甚亦有極端的信教徒,選擇什麼都不吃、活活餓死,以此證明自己的欲望已完全去除;書上甚至說「餓死自己」,是耆那教徒最高的理想。(我讀這段,對現在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