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 電影改編自書籍 《不完美的正義》,因時間篇幅有限,電影僅以書中單數章的「華特案」為題,但少了書中雙數章作者為許多弱勢族群的辯護案例後,電影比較像是「不公平的正義」,而非「不完美的正義」。 (二) 書籍原名 Just Mercy: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,中譯:《不完美的正義: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》,一直覺得書名「不完美」翻的很好,作為一種消除不義的伸張,正義一方面代表著「公平」,一方面也代表著「善後」和「補償」。然而,不論公平、善後和補償,都是一個十分難以定義的標準,就我、就你、就社會大眾,因著每個人不同的背景、立場,從來就有不同的想像和期待。因此,與其說「正義」是一種「公平」,不如說是一種「公約」,我們在這些參差不齊的設想中,取一個多數的公約值,作為「約定」的標準。既是多數的、約定的、處遇的,正義的本身,其實便很難「完美」——它難以面面俱到,也很難盡如人意。 (三) 不論「不公平」或「不完美」,都可作為討論正義的方式。前者偏向一種「伸張和訴求」,是法庭上評價、審判的理性工具;而後者卻是「理解和修復」,是我們每個人心中可連結、可呼應的共感。「不完美的正義:司法審判中的苦難與救贖」——正義作為一種人類社會至上的理念,它引領我們看見的,便應該是這種高度,乃至溫度。 (四) 正義看似一個很「硬」的議題,但其實關鍵在我們用什麼眼光、心態,去詮釋出它的「柔軟」。
「舊學商量加邃密,新知培養轉深沉。卻愁說到無言處,不信人間有古今。」朱熹